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因為生活上的不如意,再加上教育孩子時出現的問題,也就會產生想放棄孩子的想法。但是家長要知道,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是帶著我們的愛降臨的,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一時的錯誤就放棄給予教育,還是需認真對待孩子。
我想放棄孩子怎么辦
首先,家長可以和孩子建立情感鏈接
家長若是有想放棄孩子的想法,那也就需要定期和孩子溝通。孩子的父母要學習多傾聽孩子的感受、需要、期望,學習以同理心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尊重、接納和溫暖,那么孩子就容易將內心的心聲和家長傾訴,愿意和家長合作。
而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家長容易指責、評價。比如孩子說:我感覺上學好沒意思。孩子說的是一種無助、挫敗,家長可能馬上說:沒意思也要堅持,這是你的責任。一下子就會讓孩子斷開了和你的溝通的愿望,累積到青春期,孩子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飛落在網絡中,再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和家長心靈鏈接。
其次,我們需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無助感
還記得當初我想放棄孩子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就讓我學會了解孩子的無助感。所以當你有了這樣的想法,那也就可以多傾聽孩子是否內心有很多挫敗、無助,他對學習是否有很多沮喪。全然接納的傾聽,會釋放孩子內心的心理垃圾,會幫助他更有力量。
但是從我當家長的角度看,家長容易過早的給出建議、指導、評價,那些可能是家長自我焦慮的投射,并不是孩子需要的。所以,家長也是需要慎重對待孩子這一行為的。
最后,家長努力做到溫暖與堅定并存
家長與孩子情感鏈接的基礎上,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需要,但是必須要堅持適當的規則。比如孩子癡迷游戲不做作業,家長可以這樣說:是不是在學校一天很累,玩游戲很開心,你還想繼續玩下去啊?但是現在寫作業的時間到了,關掉手機,打開作業吧!
這樣即使我們也就不會產生想放棄孩子的想法,也就能夠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我該不該放棄孩子
不該放棄孩子。就算孩子有什么不好,難道父母就沒有責任了嗎?恰恰是在孩子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更應該陪伴孩子渡過這個坎,這也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也許這個坎渡過去了之后,孩子從此就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
其實,幫助孩子渡過難關也很簡單,你只要去愛孩子就可以了。你要讓孩子感覺到,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父母永遠都是愛你的,支持你的。愛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孩子在有愛,有安全感,有存在感的環境里慢慢地會變得越來越好。
比如說,你會肉眼可見地慢慢會變得自信、陽光、上進、愛學習等等。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的教養方式和態度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成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