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獨立自主,這樣才能讓他更加健康的成長。有時也需要孩子自己去適應新環境,以及要學會人際交往能力,這都是需要家長引導的。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同時也在言傳身教中,助力孩子的成長。
家長如何助力孩子成長
一、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許自己不經意的一句不文明用語,就會被孩子學會了。久而久之,對孩子會形成極壞的影響。所以父母要標榜自己,不該出口的話不說,同時要引導孩子溫文有禮。
二、忌諱在孩子面前吵架
堅決忌諱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為父母吵架雙方情緒肯定會十分激動,無論是什么樣的場面,都是孩子所不愿意看到的。他需要的是一個氣氛和諧的家,不是火藥味十足的家。父母吵架只會給孩子心里籠罩上一層陰霾。
三、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
培養孩子動靜相宜的性格,動則是活潑好動,讓他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不管難易,喜歡就好。為的是通過自己喜歡的運動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靜則是,能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讀書能夠讓人靜心,修身養性。因此,動靜相宜達到身心健康,更好的助力孩子成長。
四、培養孩子獨立和動手能力
比如說讓他獨立完成一個簡單的手工制作,并對孩子的成果無論好壞,父母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即使他做的不成功,有父母的鼓勵和認可,相信他下次會做得更好。
五、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錯誤
孩子犯錯誤時不要嚴厲的呵斥,甚至動手打孩子,都是極為錯誤的行為。當然反之袒護孩子的錯誤,事事遷就也是不可取的。父母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打些通俗易懂的比喻,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錯誤中成長起來。
家長該怎么和孩子溝通
第一,必須以身作則,做到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理解大多還處在學習和模仿階段,父母的優點和缺點都容易被孩子學到手。因此,家長必須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談舉止,給孩子做好表率。
同時,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影響極大,因此父母要努力營造和睦、祥和、溫馨的家庭氛圍。孩子的學習成長需要良好的環境,不求高檔、奢華,但求和諧、安靜。
第二,學會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并且允許孩子發脾氣。學會傾聽,是建立親子交流渠道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因某事而大動肝火,家長要允許他發脾氣,給他一個發泄的機會。
這時,家長不妨停下手頭的工作,安靜地坐好并凝視孩子,做一名聽眾,認真地聽他傾訴,不要打斷他的話。這樣做就等于告訴孩子:“你是我們所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請你大膽說出你的感受或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