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失對孩子行為習慣以及美好品德的培養,那么孩子就會出現動手打人的現象。而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教育,就會非常不利于孩子人格品質的培養。
小孩動手打人怎么教育
1、先安撫情緒
當自己孩子動手打人了,家長需要是第一時間先安撫好孩子情緒,同時向被打的一方表示道歉。家長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孩子,重點要在孩子情緒穩定后,了解了事情的具體情況況,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或批評。
2、教育孩子懂得正確宣泄自己情緒
煩惱、挫折、憤怒都是比較容易引起孩子攻擊行為的情感,有些長的控制能力比較弱,家長要教會他們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比如可以通過和孩子玩扔東西、投擲類的游戲,提供撕紙、摘菜、揉搓面食等簡單的操作,引導孩子把攻擊行為減少到最低的限度。
3、家長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除了在孩子打人的當下給予安撫和教育外,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做到不斷反省自我。首先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言傳身教,如果家長一直都是“一言不合就動手”,那么也會給孩子造成錯誤的示范。家長必須注意自身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小孩動手打人的原因
1、 自我意識萌發
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之后,自我意識還未開始發育。他們喜歡把“我”的一切和其他分別開,只要是我不喜歡的,不愿意做的,他們可能不會說,而是直接采取“打人”的方式,來表示內心的反抗。
2、交往能力差
很多時候由于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不懂得如何去和小朋友一起交流,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打人”這個極端的方式,去引起小伙伴的注意,希望他們認可和重視自己。
3、語言能力差
有些孩子的語言能力相核對較差,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可能就會選擇簡單的“打人”方式去溝通,這也是孩子打人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4、出于模仿
可能有時候父母的一些行為舉止不是很恰當,而影響到了孩子。比如,有些家庭父母關系不是很和諧,父母如果出現謾罵、打人等過激行為,孩子看到也會受到影響,進而跟著進行模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