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什么困難,或者有什么不開心的事,不跟自己分享,導致自己沒有辦法了解他的心思和學習。想要問老師,卻又不知道跟老師聊孩子該說些什么,有時還結結巴巴,說不到正點上。
跟老師聊孩子該說些什么
第一,聊孩子上課的表現。家長要找好話題,就要選擇老師能夠直接觀察到的,這樣才不至于無話可談。而孩子上課時的表現,就是老師能夠直觀明了的。孩子上課認不認真,有沒有調皮搗蛋,講過的知識有沒有不會的。
這些老師都可以觀察得到,同時家長能和老師談到這個話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留意孩子的情況,有沒有認真在學,講得內容有沒有什么疑問,叫人回答問題的時候也首先想到你家孩子,當家長再問起的時候也能向你及時反饋。
第二,聊自己督促孩子學習時遇到的難題。在跟老師聊孩子時。可以說一些自己督促孩子學習時遇到的難題。一方面向老師表明自己很關心孩子,沒有忽視孩子,這會增加老師對你的好感。
另一方面老師肯定很有經驗,的孩子也更加的了解,就能夠根據家長提出的問題想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另外,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是有限制的,只能知道他在校學習的情況。而通過你的描述,老師對于孩子的了解也會更加全面。
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正確方式
1、要學會多表揚老師
在與老師溝通時,肯定是要先說好聽的,多表揚一下老師,這樣整個溝通的過程都會很愉快。當然,表揚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要干巴巴地說“孩子最喜歡你”、“夸你最漂亮”這些表揚不走心。
最好的表揚方式是抓細節,細節最能打動人心。比如說“孩子前幾天看你感冒了,還給你畫了一幅畫,盼望你早點好”、“你上次讓他幫你發卷子,他特別開心”等等,這些抓細節的表揚才會讓人感覺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簡單地說好話。
2、不摻雜個人感情的描述孩子問題
光表揚不是目的,畢竟家長來跟老師溝通的目的可不是來說好聽的,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孩子問題上。對于孩子的問題,盡量不摻雜個人感情的客觀描述,而不是帶有主觀的臆測。
多談個人做了什么,而不要說要求老師做什么。比如說孩子數學不好,就談談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自己在家又做了哪些,而不要說老師什么不關注孩子,沒有重點照顧,也不要說讓老師做什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