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處于成長階段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自身性格的原因,導致孩子不是特別的自信。針對孩子不自信總覺得自己做不好這個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幫助孩子重拾自信心,讓孩子開心快樂的成長。
孩子不自信總覺得自己做不好怎么辦
1、引導孩子減少消極的自我暗示
孩子很容易用“永遠”、“一直”、“絕對”這種斷定語氣、強烈的詞匯來進行自我預判。如“我永遠都背不下來這首詩”,“我一直都弄不懂”,“我絕對考不好”這些話,往往會讓孩子在尚未付出努力之前,就覺得自己一定辦不到。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會被自我暗示,失去了改變的動機和欲望,結果只能驗證這些本來沒什么真實度的話。
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減少消極的自我暗示,多說些積極、正面的話來激勵自己,從而增強孩子自信心和動力。
2、避免孩子進行先入為主的判斷
孩子由于缺乏經驗,常常會誤把偶然當作必然,以僅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做出判斷。例如:某次由于缺乏休息,所以上課狀態不好,導致課后作業不會做,孩子就覺得自己不擅長這一門課程。
這種先入為主的判斷和假設,會讓孩子對之深信不疑,從而看不到事情的真實面貌,最終被誤導,無法正確讓孩子認知自我,導致孩子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因此家長應該避免孩子,進行陷入為主的判斷。
3、觀察孩子的行為和選擇
家長應該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認知,了解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改變事物的能力,會減少孩子消極自證效應帶來的影響。
因此,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和選擇,多和孩子積極交流,交換意見,加深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知,減少孩子不自信,或者總覺得自己做不好這種不良心理情緒。
孩子不自信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的原因
1、孩子害怕心理的驅使
正如狩獵時期,先民們覺察到危險會逃跑一樣,具備與生俱來的警惕心的人們,往往在遇到棘手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的調侃成為現實中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害怕心理會讓孩子不自信,降低自我價值感,產生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的心理。
2、孩子高要求的嚴格自己
有些時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他們一味要求完美,覺得如果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就是一種失敗。這樣的心態其實很常見,尤其是對于追求完美和高壓環境下生活的孩子來說。
但是,世事無常,人生正是由于充滿未知的風險才顯得迷人而可貴。如果一定要排除掉所有不利因素才肯邁步,那么這種擔心自己做不好的心態,反而會真正阻擋孩子前進的腳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