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多數家長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總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責罵他,導致他不敢做事,怕引來更多的不滿。這種心理不可難免,因為家長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就會延伸為習慣。父母老是罵孩子,讓他也會遭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
老是罵孩子的危害
孩子會出現自暴自棄的現象,同時他的自尊心也會受到損害,并且孩子也會對父母產生模仿的心理。因此他就會很容易得一些暴力傾向,甚至會形成攻擊性人格,脾氣也會非常的火爆。
同時老是罵孩子后無法很好的彌補他,就比如和表揚相比,我們對尖刻的批評記憶得更準確,也更深刻,孩子也是這樣。對孩子的吼罵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父母事前事后給過多少好處,表揚了多少次,但是說過的傷人的話依然會時常作痛,所以對孩子說的刻薄的話是無法用獎勵來彌補的。
言語暴力造成的暫時的傷害只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長期的言語暴力的確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父母如果經常罵孩子,會使他膽小懦弱,不敢與人交往。
家長正確管教孩子的方法
1、耐心傾聽
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他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尊重孩子
尊重是十分重要的育兒態度,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及能力,而不是憑著自己的認知去感情用事。同時也要去接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評論或代替他。用尊重、和平的態度去表達與孩子不同的觀點,才能與他拉進距離,更好的解決問題。
3、接受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相對的是每個孩子也有著自己的缺點,他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的缺點,要試著去接受。
這才是接受孩子整個人,并且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他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
當孩子正為做一件沒太大把握的事猶豫時,家長不妨由衷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行的。”及時的鼓勵,會使孩子信心倍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