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情認真仔細,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總有一些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做什么事情總是毛毛躁躁的,這就會影響孩子考試時不認真審題而丟分。那么對于孩子毛躁不認真怎么辦才好呢?
孩子毛躁不認真怎么辦
第一,從小事入手,平時家長要讓孩子不受打擾的做完自己的每一件事,這樣能培養孩子的耐心。比如當孩子最近在看某一本書時,家長可以時常詢問孩子閱讀的進度,督促并幫助孩子制訂閱讀計劃,鼓勵孩子要靜心讀完。
這樣以來,就可以通過小事來教會孩子“不積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而改掉孩子的心浮氣躁和好高騖遠,培養孩子踏實沉穩的性格。
第二,發現孩子的興趣,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磨煉”。我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所以,作為父母要足夠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因為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能讓他們更加上心。
只要家長發現了孩子的興趣點,就可以創造有利的條件,鼓勵孩子堅持做下去,避免心思毛躁和三心二意。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興趣表現,那么父母就要試著引導孩子多做些安靜的、修心的練習,比如書法、繪畫、下棋等,來磨煉孩子的心性,培養孩子的專注精神。
第三,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以身作則。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家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急功近利、毛毛躁躁,而是應該盡量樹立勤奮踏實、認真仔細的良好形象,這樣就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孩子的行為。
為什么孩子毛躁不認真
1、先天性格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家長是什么樣的性格,就會遺傳給孩子同樣的性格。所以如果家族里面有性格毛躁不認真的人,那么孩子很可能就會受到這種遺傳,這也就是先天的性格來自于遺傳。
2、環境造就性格
孩子的性格和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好的環境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而不良環境對孩子性格消極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明顯的性格不良時,家長可以重點關注孩子所在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和人際關系,都可能會成為改變孩子性格的原因。
3、父母的影響
我們都說孩子就是父母的縮影,父母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平時在孩子的面前表現的都是急性子,那么孩子也就會變得毛躁不認真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