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僅是父母的成果,還要有爺爺奶奶的支持與遵守規則。如果當孩子父母教育的時候,爺爺奶奶出來勸阻,導致孩子沒有接受到應該的教育,這樣對孩子也是不好的。那么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的后果是什么呢?
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的后果
1、目無長輩、不懂禮數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厚,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視禮數了。記得小時候,每個家庭都會教育孩子懂禮數,眼中要有長輩,逢人便要打招呼。但是現在父母更注重的是孩子學習成績,至于禮貌這些,都隨便孩子自己。尤其是老人們帶的,孫子都騎到自己頭上了,依然笑著說,孩子小不懂事。
2、孩子懦弱不能經受困難
長期爺爺奶奶溺愛孩子,孩子從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因為一切有老人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業,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旦離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3、不負責任
當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會讓孩子從小形成依賴,讓孩子養成懶惰,讓孩子養成不負責任的心理。爺爺奶奶想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滿足。這種過度的滿足和無限的給予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使孩子在未來變得依賴和不負責任。
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怎么辦
1、耐心說服老人
爺爺,奶奶和父母是兩代人,除了在年齡上有較大的差異外,思想方法,生活經歷,個人愛好,生活習慣,社會條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都存在很大差距。再教育晚輩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見,態度和方法是正常的;因此,父母要看到老人溺愛孩子的“必然性”。
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愛之心,尊重老人的勞動成果,對老人哺育之情表示由衷感激。然后,向老人陳述正確教育孩子的責任以及溺愛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2、教導孩子時避開爺爺奶奶
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可以讓爺爺奶奶不要出現,避開他們,這樣管教孩子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我們在嚴肅教育,爺爺奶奶在旁邊哄孩子,心疼孩子,甚至教訓著我們狠心,這樣的教導等于沒教,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感覺有爺爺奶奶在爸爸媽媽也不敢對自己怎么樣,自己想怎樣就怎樣。
很多時候“熊孩子”都是家長自己寵出來的,無規矩不能成方圓,對于孩子來說,小時候不懂規矩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這是一件很嚴肅很嚴重的事情,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就放棄對孩子習慣的培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