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家長進行督促的,若沒有督促,孩子做事就是不急不忙、拖拖拉拉,很耽誤時間,家長們就很難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其實若是找對方法,還是能夠幫助孩子,那么小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怎么改變呢?
小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怎么改變
1、讓孩子自由支配時間
家長可以建議孩子節約的時間,讓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不要強加干涉,而應任由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這樣的習慣養成后,孩子在做事的時候也就不會拖拖拉拉了。
2、鼓勵和包容
小孩子年齡本來就比較小,在平時生活當中對于事情沒有決斷的能力,所以會總是拖拖拉拉,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和包容,做事情的時候要給予積極鼓勵,如果做錯了事情也要給予包容,才能讓孩子果斷。
3、幫助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有關拖延不好的繪本,讓孩子自己意識到拖延、磨蹭不好。孩子上小學了,我們可以跟孩子講一些名人、成功人士珍惜時間的故事,或者看一些名人珍惜時間的影視節目,讓孩子意識到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時間。
同時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拖拉、磨蹭的壞處,讓孩子知道磨蹭是有害無益的壞習慣,會讓人浪費生命。
4、不責罵孩子
面對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孩子,家長往往會比較著急、不自覺就加大了嗓門的分貝,會對孩子責備個不停,甚至還有打孩子的。不去責備打罵,可能會非常難,但是作為一個有自制力的成人,我們必須這么做。
因為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往往并不能解決孩子磨蹭,反而會嚇著孩子,可能在當時有點效果,但日子久了,孩子可能會對家長的話不理不睬,故意拖延時間跟家長對抗。
5、讓孩子的環境簡單點
一個時間段內,盡量做一件事,就是注意力好習慣的開始。越小的孩子,抗干擾的能力越低,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降低環境中的干擾。比如,孩子在搭積木,那就讓他周圍的環境中只出現積木。如果他手邊除了積木,還有小汽車、各種電動玩具等,你還要埋怨孩子對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那真是為難他了。
別覺得這些是小事,要知道孩子大腦還沒發育到能處理那么多并行任務的階段。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當他在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打攪非常重要,對孩子不養成拖拉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