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是孩子在學習階段重要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叛逆厭學的高發期,如果家長讓孩子學習只是一味的去命令,不僅會讓孩子產生的對抗的情緒,孩子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下降,那么初中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呢?
初中家長如何輔導孩子
1、以身作則
家長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啟蒙。提供孩子的學習氛圍,與孩子一起看書或學習。久而久之,漸漸地他們自然而然地感覺父母很注重學習,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學習,懂得了不是為誰而學的道理。
2、不要把輔導作業當成一種任務
現在許多老師要求家長要輔導孩子寫作業、檢查作業,這無疑增加了家長的壓力,但為了孩子學得更好,家長也甘愿做這個工作。但家長不要把輔導作業當成是一種任務,而是要把它當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家長可以更加地了解孩子。
所以,家長們要轉變心態,把愿意變成樂意。要控制好脾氣。當孩子做作業稍有磨蹭或出現錯誤時,家長不要急于發脾氣,責罵會引起孩子心理的波瀾,讓孩子懼怕學習。
3、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么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4、給他們自由
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們,不讓他們玩,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壓抑,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比如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做完作業再玩啊,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業也賣力很多的。
5、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初中家長輔導孩子,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對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而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所以教子的第一步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同時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旦看到孩子作出了努力,我們就要充分肯定。
6、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初中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