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因素。作為父母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讓孩子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父母也要懂得控制自己不良情緒,這樣才不會對孩子成長造成影響。那么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不良情緒,使他們對外有一些情緒反應,也會影響到他們和父母、他們和老師、他們和同伴和外界之間的關系,有研究顯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里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比如更習慣用激烈的沖突來解決問題,那這些孩子也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比如和他人合作這一部分。
2、孩子缺乏安全感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這種暴躁情緒下的家庭環境,也會讓他們愈加恐懼親子關系,容易缺乏安全感,恐懼家庭氛圍,這些都會對長大后的家庭意識和婚姻責任有陰影和抵觸。
孩子是用來教育的,而不是用脾氣壓制。詩經中有句話:“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意思就是說想教育,要控制好情緒,用耐心去啟發和開導孩子,這才達到最好的目的。
3、壞脾氣會遺傳
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好斗。孩子長大后,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泄傷害、復制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4、產生自卑感
父母不能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以失控的姿態對待孩子,這種行為在孩子看來是對他的否定,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因為我錯了所以爸爸(媽媽)才會這樣對我,當這種“低價值感”長期占據孩子的內心,就會導致他們否定自己,產生自卑感,從而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
所以說父母是孩子認知世界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充斥著憤怒、冷漠等負面情緒,那么孩子就算擁有再多,也不會獲得幸福感。希望各位父母多花些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家庭,了解家庭成員行為背后深層原因,多學會去愛與理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