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和家長了解孩子情況的時候,發現孩子們普遍有一個通病:懶惰。這讓不少的家長為之頭疼不已,擔心孩子將這種壞習慣帶到學習當中,想要幫孩子改正,就要弄清楚孩子懶散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制定相關的策略。
孩子懶散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長太勤快。父母太勤快,包辦太多,除了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還對其心理造成了一定影響。
2、父母的懶散個人行為。孩子很擅于效仿,并且很常效仿父母的個人行為,而父母或別的家庭主要成員的懶散則是孩子懶散的另一個緣故。有一些成人常常在家里請他人為她們做她們能做的事。有一些成人埋怨辛勤工作或體力勞動,孩子見到后就會多方面效仿,這也會造成懶散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
3、缺乏目標。孩子從小沒有想要追求的目標,不去運用“對任何事好奇”的優勢,很容易歸于平凡,沒有理想沒有熱情。
4、身在疲勞期,有心無力。家長給孩子放學以后總會讓他們去興趣班里報道,孩子就會感到疲勞,這個時候家長再讓孩子做些其他事情孩子沒有多余的精力了。
5、思考懶惰。思考是一種腦力勞動,既然是勞動,就會有辛苦。如果生活中沒有父母對小事的啟發,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孩子就不會主動思考,就不會養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孩子懶惰怎么教育
1、家長要學會放手
要教會孩子做事情,教會孩子生活,教會孩子學習,然后扶上馬,送一程,讓孩子自己去做,當孩子嘗到一次甜頭的時候,孩子就會改變他的習慣了。
2、為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
3、從做家務開始
家務是鍛煉孩子特別好的方式。別看它瑣碎,卻能實實在在地鍛煉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如動手實踐的能力、獨立性、責任感,最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孩子未來更好更獨立地生活。懶惰的人在家庭中的表現,往往就是對家務活的排斥,想要破除孩子的懶惰,不妨先從家務開始。
4、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想要做個輕松的懶爸媽,一定要從小樹立孩子的勞動觀念,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當中來。孩子再小,他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家里的活兒,也是他的工作之一。只有當孩子把勞動當作是習以為常的事,爸爸媽媽才能從忙碌的做家務當中解放出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