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關鍵!
厭學這個問題,現在很常見也是很多家長普遍關心的一個現狀!
個人覺得最主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要愛之有度,很多習慣是平時的養成!
一定要制定一些規章,從而按照所約定,任務完成了可以玩,完成不了,堅決克服孩子玩耍,要讓孩子把一些不好的習慣,慢慢克服掉,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良好的習慣!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拉,這樣隨著年齡的增大,課程的增多,孩子的有了好習慣學習壓力就小了,家長也輕松!管理教育孩子是對所有家長的一個考驗!愛之有度!
一年級的孩子有自己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因此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常常會出現厭學情況。一年級厭學情緒很嚴重怎么辦呢?
1、及時地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一切情況
當孩子出現了較強的情緒反應時,家長一定要首先就去和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一切情況,找出不想上學的原因。和老師溝通也要有技巧,不要上來就將責任都推給老師說,孩子不想上學,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了?先否定老師的工作,溝通就不是一個良性的開始。我們家長可以和老師先溝通一下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比如家長可以問老師孩子最近上課的精神面貌,有什么進步和缺點,需要老師去發現和觀察的地方要表達清楚,孩子性格或者孩子的行為等等。老師也會特別喜歡和這樣的家長溝通,向家長說明孩子的一些在校細節。
了解孩子在校細節,可以結合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家長和老師就會對孩子厭學有一個初判,是因為不喜歡同學還是在學校受到欺負了?每天上課的內容太難,自己學不會,家長又逼孩子太緊,對學習喪失了很多的興趣。一年級階段是開啟小學生學習心智的重要階段,不想上學的誘因,是阻礙學習心智發展的”攔路虎“,溝通和了解是解決這一”攔路虎“的首要方式。
2、與孩子溝通,讓孩子盡快建立對小學的信任,對老師的好感
以我的教學經驗,那些不想上學的一年級孩子,多半是因為學習的壓力大,每天不能睡懶覺,還有要寫作業,寫不完作業不是被家長說就是被老師批評,學習、學校里感受不到絲毫快樂。尤其是性格敏感的小學生,被同學欺負了,老師一句批評的話,都能引起孩子去釋放擴大這種不良的情緒。逃避是最好的辦法,而不想上學就是孩子能想到的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鼓勵,重新幫一年級的學生建立對小學的信任,包括對老師、同學的好感。也就是我們需要在開學一個月后,再來一遍對孩子的心理建設,讓他們明白上學的意義,幫助小學生去克服焦慮緊張的情緒。給一年級的孩子完全的安全感,能夠讓他們放松,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比如,告訴孩子,爸媽小時候也有一段時間不適應,包括你上幼兒園的時候,也都會有不適應,只要和父母、老師一起努力,就能度過這段時期。
3、給孩子鼓勵,幫助孩子轉移焦慮
敏感的小學生,是很難從這種厭學的情緒中走出來的。我們家長和老師不妨先降低一下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多給孩子鼓勵,幫助孩子轉移焦慮的情緒。如何轉移呢?比如和老師建議,給孩子一個班干部職位,先肯定孩子、認可他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集體榮譽感。父母也不再強調寫作業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信任孩子,允許孩子有不良的情緒反應,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解壓的活動。看電影、看書、甚至去樓下散步等等。
孩子的培養從小就得抓起,一年級的孩子是好奇,好動的階段,要觀察他喜歡什么,在他喜歡的同時把學習嫁接到興趣上,讓他覺得學習就是在玩一樣的模式,管教習慣是長期的工作,不要一時性起,讓他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習慣成自然,而后就省心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