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處于教育階段的孩子,心智是不成熟的,手機對孩子的吸引也是非常大的。他們想要去探索手機里的信息,所以會在上課時神游,總是沉浸在虛擬世界里。電子產品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使用時一定要規劃好時間。
不讓孩子玩手機對嗎
不讓孩子玩手機是不對的,手機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危害,這種情況對孩子來講特別明顯,手機會讓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嚴重的影響健康和學習。
現在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在日常生活中電子產品無孔不入,想讓孩子完全不接觸是手機是不太現實的。如果家長總是想著限制孩子玩手機,只會更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對手機越來越感興趣。
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而手機恰好是我們與廣闊的信息之間的通道,如果不讓孩子玩手機,等于阻止了這條通道,不讓孩子玩手機,接觸新鮮信息,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無法與社會接軌。
想讓避免孩子對手機上癮,家長首先要端正對手機的態度,不用把它視為洪水野獸。對孩子來講,家長要做的不是禁止孩子玩手機,而是引導他如何正確玩手機。
孩子玩手機的正確方式
1、與孩子溝通
玩手機的前提就是不能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父母提前與孩子溝通,玩手機的時候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做。讓孩子對手機有清晰的認知。
2、制定規則
我們可以給孩子建立規則,制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他們學會遵守規則,控制自己的欲望。需要規定好時間與次數,上學期間是不可以的,放學后可以玩一下,不管是打游戲放松心情也好,還是查詢資料增加知識也罷,多少都可以緩解一下孩子學習的壓力,也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
3、選擇合適內容
孩子的自律能力終究比成年人差,父母在將手機交給孩子的同時,也應對其使用手機時所觀看的內容、玩的游戲有所把關。適當的充當“內容選擇官”,將一些對孩子好的、有益其身心發展的內容通過手機傳遞給孩子。
4、為孩子做榜樣
不做壞榜樣,控制孩子玩手機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最好辦法之一,是大人做好榜樣。父母要先從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入手,改變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態度,改變我們陪伴孩子的方式,用愛填滿孩子內心的空虛。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少玩一點手機。
我們不可能讓孩子生活在沒有電子產品的世界中,而且只要使用恰當,孩子玩手機不僅不會傷害我們的孩子,還會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起到幫助。而如何存利去弊,就要看爸爸媽媽怎么做了。
5、明確手機的所有權
大部分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家庭,都會把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話手表等作為學習獎勵給孩子。但是這樣就會讓學生認為,你獎勵給我的就是我自己的東西了,家長是無權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機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能把手機的所有權完全送給孩子,物品所有權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的影響。孩子的每個習慣都不會憑空出現,事出皆有因,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影響。孩子沉迷手機很有可能就是源于對父母的模仿。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這種壞習慣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
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在孩子面前總是玩手機,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查手機。因為家長的表現讓孩子誤解了這個行為,認為玩手機是一件正確的事,爸媽都這樣做,所以我也要這樣做。
原因二:為了逃避學習。許多孩子玩手機都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特別是在面對學習上,孩子沒能解決困難,導致為了逃避這種困難用玩手機的方式進行逃避。孩子在學習上碰到困難,向家長求助,可是由于家長的疏忽,對孩子的錯誤嚴加批判,使孩子出現厭學,害怕學習的狀態。
所以長期沉迷手機逃避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再次下滑,家長又不加理解的進行責罵,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原因三:缺少有效陪伴。孩子只有沒事做才會獨自玩手機,有的家長和孩子出去散心,做戶外活動,可是自己卻捧著手機,行尸走肉的跟在孩子旁邊。孩子跟家長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只會一味地找出孩子的缺點去糾正他,并不能很好的去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長天真的認為,我給的就是最好的,孩子只需要接受就行,不用過多的溝通,但其實疏遠了和孩子的關系,也導致他更想在網絡世界里尋求安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