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三年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階段,孩子逐漸也會有自己的思維,就很容易和家長對著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叛逆心理。這時候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要面對中考,決定去哪所高中,所以家長怎樣引導初中孩子呢?
家長怎樣引導初中孩子
1、做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中學階段的親子關系,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角色轉變,從處于控制地位的教育者轉變為處于輔助地位的陪伴者。父母明白了這一點,就能夠從家庭教育的困惑中走出來,不再控制孩子,不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期望成長。
同時以孩子為主,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用放松的態度陪伴孩子成長,減少自己的焦慮和無力感。只要家長們認識到孩子心理變化的特點并適時做出調整,和諧的親子關系仍然會伴隨著每一個家庭。
2、給孩子適度要求,不當面批評
父母要做孩子成長的陪伴者,但也要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不能縱容孩子。要注意在制定要求時考慮孩子的想法,并且告訴孩子自己這樣要求的原因。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初中時期的孩子的自尊心一般較強,如果在外面或者當著孩子朋友的面批評孩子,孩子會覺得很沒有面子。這樣不僅不能教育孩子,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所在,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創設良好的家教環境
家長在了解了孩子初中各階段的特點后,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光這些是不夠的,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家長或光靠教師都是不夠的,只有二者緊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進孩子的成長。因此,家庭和學校之間要建立起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體諒的工作關系。
4、多了解孩子
家長就可以多了解孩子近期關注的事物以及喜好,有時也可以與他們一起探討這些新鮮事物。有時孩子不想與父母交流是覺得與父母有代溝。他們覺得父母與自己年齡間隔太大,喜歡的東西差距也大,坐在一起說不上話,因此也失去了交流的欲望。
5、多進行引導少加限制
怕孩子學壞是初中生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提前入手正確引導,給孩子注入“免疫力”,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青春期開始的突然變化常令父母措手不及,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更高雅的審美樂趣和更積極的人生態度,家長首先從自己做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