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7歲的男孩說什么也不聽怎么辦?俗話說“1歲2歲是心肝,3歲4歲有點煩,5歲6歲老搗蛋,7歲8歲狗都嫌。”
為什么孩子到了7歲的時候就變得“狗都嫌”?其實這是因為孩子處于“兒童叛逆期”。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完全聽從父母的建議,他會認為“我已經可以自己上下學了,我什么都會做,我很厲害!”
但他們在生活中的大多情況下,還需要依靠父母的幫助,所以他們經常會在“想要擺脫父母但又十分依賴父母”的矛盾中徘徊。
7歲的男孩說什么也不聽怎么辦?
第一,降低自己說話的分貝。
當孩子不聽家長的指令時,多數父母都會用“家長的權威”來抵制“孩子的反叛”,動不動就大聲訓斥,更有甚者會選擇暴力相向。
要知道,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在孩子耳朵里會變成不耐煩的指責,于是孩子變得易怒、沖動、和父母頂嘴,越發不好管教。
另外如果孩子長期處于一種嘈雜的環境,他就會對家長的訓斥產生“免疫”,你說得再多也無濟于事。
更嚴重的是還可能導致孩子形成“聽而不聞聞而不動”的習慣,造成聽知覺專注力不夠,影響學習能力的發展。
所以我們要謹記“溝通比命令更有效”,試著傾聽孩子的意見,理解孩子的觀點和思維模式,讓孩子暢所欲言,而不是用父母的身份和道理來打壓他。
第二,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尊重。
處于兒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給孩子及時的、積極的、具體的表揚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免在眾人面前教育孩子,要注意給孩子留面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第三,提供合適的感統訓練。
很多孩子不聽話、沖動都與觸覺和前庭覺發展不足有關,所以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可以有效改善這類問題,并且能很好的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對“調皮小孩”十分有效。
(1)指壓板側滾。
讓孩子平躺地上,雙手伸直并向上舉過頭頂,貼在耳朵兩側,同時雙腿伸直,然后靠腿部和腰背部力量將身體進行滾翻。
同側連續滾翻一段距離后再返回,換另一側再連續翻滾,每次來回共6趟,可以改善孩子觸覺敏感和前庭失調。
(2)趴地拍氣球。
讓孩子趴在地毯上,雙腿并攏,家長扔給孩子氣球,孩子再拍回去,來回反復,每天10分鐘,可以促進孩子前庭功能和頸肩肌肉的發育,提高手眼協調和動作計劃能力。
(3)搖搖船。
讓孩子躺在地上,兩手抱膝身體屈起成球狀,前后搖動二十下,或左右滾動二十下。也可以借助大陀螺進行搖晃。
開始時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家長可以輕輕地從側面推孩子的肩膀或屁股,當孩子熟悉后,就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搖動身體。
這個游戲可以提供前庭和本體刺激,改善身體概念,促進兩側協調能力的發展。
當然還有一些日常的運動也可以幫助促進感統能力的發展,比如籃球、足球、爬山、游泳等。
要想讓感統訓練事半功倍,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和專人的輔導,才能兼顧視、聽、觸、味、嗅、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全面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