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11歲的兒童大部分都處于青春初期的階段,正是幫助孩子建立三觀的最佳時期,也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變化,家長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一部分,才能有效培養好孩子,那么11歲兒童心理怎樣溝通呢?
11歲兒童心理怎樣溝通
1、和他們做朋友
作為孩子的家長就要學會放低自己的姿態,不能對孩子進行高高在上般的說教,而是要和他們做朋友,二者處于同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就會接受這樣的家長,還有就是我們要多從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尋找溝通的技巧。
2、觀察孩子的行為
由于11歲兒童正處在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容易出現叛逆心理。家長平時要多觀察,發現孩子叛逆行為時,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加強孩子的正確引導和管教,細心給予指導和引導。并且告訴孩子自身行為的對與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3、給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4、不取笑孩子
孩子的想法和大人們是不同的,不管孩子說什么,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當孩子很認真向你訴說,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愿意跟你說。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5、多跟孩子單獨相處
之前就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家人的。其實,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珍惜與11歲的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畢竟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會減少,只有多和孩子在一起才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6、勿嘮叨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每個人都有心理上的超限效應,實際上就是逆反心理。一旦家長過度嘮叨,就會發生超限效應,那么孩子非但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還會因為逆反心理而故意與父母對著干。
其實這樣的教育,有還不如沒有,因而父母在發現所說的話對孩子不起作用后,就不要試圖以反復的叮嚀來達到效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