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也遇到的孩子因為偷拿家里的錢而對自己的爸媽撒謊,當時教育孩子的時候差點采取極端手段,就因為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打罵并不適合,同時他也給了我們合理的解釋,我們選擇了諒解,那么當小孩有偷錢和撒謊行為該怎么改正呢?
小孩有偷錢和撒謊行為該怎么改正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偷錢干什么去了?心平氣和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說出實情。千萬不要罵罵咧咧,不要打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那樣很難讓孩子說出實話。畢竟家長的做法決定了孩子的高度,一味的縱容,不加以管教,會將孩子推向不恪守底線的處境,孩子也會因此品行崩潰,繼而走向偏途。
切記:保持平和的心態,就事論事,不上綱上線,千萬別用懷疑的態度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2、了解孩子的處境
家長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和處境,把批評當作教育的方式過于簡單,小孩在偷錢這件事中,體驗到的是焦慮、失望、憤怒、無助,為什么會撒謊?撒謊是人面對不利于自己的問題的時候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他不知道拿家里的錢這件事被發現以后,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每一個人對事物的反映跟他的判斷力有關,他無法真實地談及問題的實質,是有他的合理原因的,他要進行自我保護,所以“撒謊”并不是真的撒謊。
3、不打不罵式教育
生氣解決不了問題,打罵只會讓孩子重蹈覆轍,而選擇忽略也會讓孩子產生誤解。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要想辦法讓孩子把家長的話聽到心里,而不是通過打罵讓孩子和家長越來越對抗。當然,更不能因此給孩子貼標簽,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孩子,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4、給予適當的懲罰
孩子偷錢撒謊若是沒有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很有可能會屢教不改,所以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例如:寫保證書、做家務等等。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的妥協,才會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并不是很嚴重,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
5、適當需求給予滿足
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和孩子溝通,為了向孩子表示家長對他的誠意,我們可以每個月位為孩子增加適當的零花錢,假如有些東西孩子十分需要,我們也應該盡可能的滿足他;若是有的堅決不能滿足孩子,那也需要給孩子講明理由,盡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應該是強硬的簡單的禁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