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小學后,他們的身份會有所改變,心智也會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有些是可視的,有些卻是隱形的,所以在孩子步入小學后,家長更需要多加關注,但是不是更強制的管束,我們需要把握對孩子寬松有度的教育方式。不過小學生有叛逆期嗎?
小學生有叛逆期嗎
1、小學生也是會有叛逆期的。一般來說孩子在七歲八歲左右就會有一次叛逆期,因為隨著他們年齡增大,他們慢慢有了獨立意識,他們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所以會有意識地和爸媽辯論,爭吵甚至對著干,就是為了表明自己長大了。
這時候爸媽首先要寬松一些,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可以不要過分強求他們改變,另外也要多尊重他們,給他們信心,也可以多分配給他們一些任務,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2、小學生進入叛逆期之后,獨立心、自尊心空前的強烈,所以說教、嘮叨、打罵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孩子就會用不聽、不學、離家出走等方式反抗。
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于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沒用。
小學生叛逆期家長怎么對待
1、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和身份
小學四至六年級是孩子逐漸形成主見的重要時期,也是認識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就要有意識地轉變教育方式方法,與孩子交朋友,以溝通引導教育為主,不要維護家長的權威而一味的打壓孩子的想法。
家長的嘮叨和重復性的說教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和叛逆的情緒。如果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管的太多太嚴,有些孩子會變得唯唯諾諾,造成今后性格會有缺陷,而有些孩子則會更加叛逆。
2、允許孩子唱反調
對于出現叛逆行為的小學生,家長越是壓制,孩子往往反彈得越厲害。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換種方法;當孩子頂嘴時,聽聽他們想說什么。上小學的孩子,說出來的話可能會幼稚,但讓孩子將自己想表達的話或事說完,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以及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有益處的。
允許孩子唱唱反調,是很多家長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做好了這一步,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公平對待的,才會更愿意和家長分享真實想法;這也有利于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然后有的放矢。
3、尋求意見
父母管教孩子有時也應該尋求孩子的意見,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能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其次,家長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了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在平時,我們也應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跳出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并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