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對于孩子在青春期就會有個固定標簽,那就是肯定會有叛逆的行為出現,但是每個孩子都會有青春期和叛逆期,說什么都要和家長對著干,有的孩子在青春期就不會這樣,那么青春期不叛逆正常嗎?
青春期不叛逆正常嗎
青春期不叛逆正常。因為有些孩子發育成熟相比于其他人來說要快一些,這種人一般就不太容易出現叛逆心理。另外有些孩子智力發育比較快速,而且思維能力提高也很快,所以跟其他青春期孩子表現也會有很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是這樣,那也不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不過根據調查表明:絕大多數青春期孩子都會出現叛逆心理,比如脾氣變得非常暴躁,遇到一件非常細小的事情,都能讓心理產生重大變化,另外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還有可能會喜歡上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告訴對方,而是將喜歡放在心里。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1、情緒兩級化,情感帶有沖動型,意志較為薄弱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要表現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獲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績,就會享受超越一般的優越感與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和失敗,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挫折感。這兩種常常會交替出現,也就是一時激情滿懷,一時低沉沮喪。
2、獨立性增強
進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為此他們總是會嘗試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和尊重。
3、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
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是青春期孩子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總是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非常關心自己是否被他人接受和欣賞。還有自己是否夠帥、漂不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會很關注來自于異性的評價和開始憧憬愛情的降臨。
4、自卑心理的產生
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開始越來越關心自我,越來越密切地注視自己,很自然的就常常拿自己與周圍人比較,很想肯定自己,處處能趕超別人,使別人能對自己刮目相看。
正是在這樣人與人的比較中,個人很容易判斷出自己與別人的上下高低,這雖然有著促人奮進的積極一面,但青少年常常情緒化,看事物很容易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較中感到自己與別人距離過大,或是比較之后通過自己努力還是達不到自己愿望的時候就會產生挫折感,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變得心灰意冷,產生自卑心理。
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又會顯得更為敏感,他們自尊心、自信心,因自己一事做不成就懷疑自己,很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學習上,成績和智力上比不過同伴時就常常無法坦然接受現實去踏實學習,而是顯得急躁、壓力重重。所以說,自卑感更確切地說其實是一種信心不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