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我保護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我們常常能發現自己的孩子自我保護能力過差,并且會因為這而出現不少不好的行為,這就會讓家長很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那么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1、家庭過于寵愛
家庭教育包辦,使孩子失去了自我保護能力。許多父母把生命的意義體現在寵愛的孩子身上,似乎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牽著孩子的手是自己的責任。
殊不知過多保護,導致“大批聽話的乖孩子”在自我保護方面近乎愚鈍,他們欠缺的不是智力而是自主判斷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的自我保護的翅膀被父母的愛軟化了。
2、缺乏防范
孩子的安全意識并非與生俱來,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孩子對自己行為將會產生的后果無法預見,就比如:孩子們在一起游戲時不高興了,就拿起手中的玩具向另外一個小朋友扔去,而砸傷了小朋友。這就是因為孩子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
3、學校引導沒有到位
學校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文化課教學、專業課教學和技能培訓上,沒有針對自我保護教育開設較為系統的課程;即使有對學生自我保護的教育,實效性也不強。
現在根據要求是有開展,但是學生自我保護教育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僅開展幾次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在自我保護知識和能力非常貧乏的情況下,當遇到險情時,學生仍然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避險與逃生。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怎么辦
1、教會孩子反擊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適當反擊的話,好進行自我保護,我說的是反擊,可不是人身攻擊。比如說當孩子被別人取笑的時候,家長應該教孩子說:你說別人的時候就是在說自己;沒有人在聽你說話;你這樣說話很沒有禮貌,你讓我很不舒服等等。
同時要教會孩子勇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但一定要有原則的教孩子說話,掌握好分寸,不能教給孩子比較極端的話。這些話可以幫助孩子終止別人取笑的行為,比大人幫忙還管用的,一定要教給孩子。
2、抓住教育情景
父母應該抓住時機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如在過馬路的時候,就可以趁機給孩子上課,告訴孩子一些交通安全知識。以及在家中父母可以陪孩子看一些安全教育紀錄片,幫助孩子樹立安全常識。
3、要讓孩子清楚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如何防范
人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如何自我保護。比如:防水、防電、防火:夏天不要私自去水塘游泳、冬天不要隨便到冰上滑冰,不要隨便觸碰一些電器等;防摔、防碰:有些孩子喜歡打鬧,在樓道、樓梯上嬉戲玩耍,此時一定安全至上,一旦摔倒就不輕,上學、放學要注意交通安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