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次考試或是做題前,家長都會叮囑孩子一定要認真細心,但是當做完題后,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孩子又犯了粗心的毛病,這對于家長來說真是一個頭疼的小習慣;家長對此是絞盡腦汁的想要幫助孩子改正,但總沒有很大成效。所以小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呢?
小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
1、集中注意力
為了克服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的毛病,我們就要讓孩子學著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學習上。
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在旁邊聊天說話,這些都會造成對小孩子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孩子便開始毛毛躁躁,養(yǎng)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小孩子學習時給他們創(chuàng)造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2、要有錯題集
平日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有錯題集的習慣,每個人都會有思維定式,孩子也是。數(shù)學還好些,特別是語文生字上,往往這次錯了,改過來下次還是容易錯在同一處;比如某處偏旁,某個彎鉤等。所以建立錯題集,及時復習,對小孩子來說,既提高效率又能減少錯誤率。
3、培養(yǎng)孩子關注細節(jié)的好習慣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他們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帶頭做好注重細節(jié)的好榜樣。
當孩子在某些細節(jié)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那就要不失時機地表揚他,我們要時刻告訴孩子關注細節(jié)的重要性,及時糾正孩子不注重細節(jié)的行為。
小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的原因
1、任務太多,分散孩子的精力
孩子做題總是粗心大意、做事情不嚴謹,可能是短時間內(nèi)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太多;孩子太焦慮,急于完成任務,只能用最少的時間來完成任務,就慢慢養(yǎng)成了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孩子,平時的作業(yè)完成得很好,但是一旦到了考試,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試題,做出來的題就慘不忍睹。所以,當孩子粗心大意時,家長應該觀察孩子的粗心是不是壓力大、任務多造成的。
2、做題后不檢查
有些小孩子由于擔心浪費時間,不僅用敷衍的態(tài)度去寫作業(yè),而且抱著趕緊完成題目的匆忙心態(tài)。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yǎng)成粗心馬虎的壞習慣,更何況在寫完之后沒有養(yǎng)成仔細檢查的習慣。
3、知識掌握不熟練
很多時候小孩子并不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導致丟分,而是因為沒有對知識掌握熟練,可能某一個題孩子只看過1到2 次,就認為自己會做了,可是事實上卻是一做便會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