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個道理吧: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反映著家長的一言一行。所以,當我們家孩子犯錯之后,也需要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以免這個問題對孩子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但是面對孩子犯錯時家長怎么辦才好呢?
面對孩子犯錯時家長怎么辦
1、不要對孩子打罵。
面對孩子犯錯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對幫孩子進行打罵,但是將心比心,小時候我們被父母打的時候,心里可是服氣的?另外,孩子犯錯對孩子進行打罵,會讓孩子覺得已經為自己的錯誤買過單了,從而覺得心安理得,過后依然不會反省自己錯在了哪。
2、家長不守規矩,終將由孩子來買單。
不知道這句話大家有沒有聽過:不守規矩的人,終會自食其果。而如果這個不守規矩的是家長的話,那么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孩子的三觀。
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一個三觀正的人,家長看到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其實看到的都是自己,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的,所以父母的做法對了,孩子的做法肯定也就對了。
3、好好溝通,相互理解很重要。
我們自古就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說法。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的臉皮厚,不罵不清醒,不打不成器。所以,面對孩子犯錯時家長往往會用指責的方式,或者激將的方式去刺激孩子。
殊不知,這種方式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得孩子不得不用“無所謂”,“自暴自棄”,“更加反叛”的方式來抵御被傷害的疼痛。
實際上,當孩子犯錯后,父母如果只用罵或打的方式來處理,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父母對孩子已經黔驢技窮,無可奈何了。他只有用這種無效的恐嚇方式來強迫孩子服從。
處理事情之前要先處理好關系,而要處理好關系,就需要從好好溝通開始。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彼此情意相通,有效解決問題,滿足彼此的需求,而非爭個誰對誰錯。
4、表揚獎勵孩子好的行為。
表揚獎勵孩子好的行為,并不就是要打擊孩子的不良行為。獎勵的目的在于扭轉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是強調孩子不應該做的不好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