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管孩子處在哪個階段,其教育一直都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快樂無憂生活順利,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學習進步有所成就,對于二者而言,每一個都不是說起來那么簡單,而家長對孩子應該怎樣教育,也都是眾說紛紜。
家長對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1、耐心溝通,和平共處
家長教育孩子的前提一定是多和孩子交流,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家長要和孩子做能互相傾聽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學習玩耍,一起聊天,互相傾訴問題,取得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盡力給孩子營造出和諧友愛平等的親子氛圍。
2、尊重孩子的敏感情緒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自然會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家長要特別注意尊重孩子的情緒。不要過度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內心分享出來,或者要求對父母絕對坦誠的這種教育理念是極其傷害孩子的。
同理,對于孩子的物品,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動他們的東西時征得孩子同意,也給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告訴孩子如果動爸媽的東西也應該征得同意。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秩序要求,也應該理解尊重,合理的情況下按照他們的秩序擺放。
3、對孩子的想法及時作出反饋
當孩子對家長的教育方法提出想法做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理解和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還包括孩子的動作和神情。
不管孩子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家長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不能壓制孩子的想法;反之,孩子就不再對家長吐露真實觀點,沒有了孩子的配合,我們勢必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
4、適當放手,給予孩子選擇權
對于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是無視或者嚴厲管教的,家長要找對方法不能盲目的采取極端的教育方式。
在一定范圍內,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防止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時機。讓孩子做選擇并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于開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5、說服教育
對孩子來說很多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這就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觀察孩子。首先是要多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明事實,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
然后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我們還需要注意如果家長的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給孩子樹立正面榜樣。
6、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價值觀
家長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于言傳,我們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其次,創建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