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生活中父母們應該和我一樣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孩子這么多的原因是什么?其實生活中孩子大部分的行為父母都是無法理解的,但是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為了和孩子有更近的距離、為了和孩子有更好的親子關系應該理解孩子,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怎么辦呢?下面我們一起說一說吧。
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怎么辦
1、由遠及近幫助孩子樹立目標。
幫孩子樹立目標,需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干自己感興趣的事,才會不知疲憊、全力以赴、其樂無窮,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所以,父母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關注。
2、當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的時候,那就少講一些大道理。
人們有個通病,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講述自認為有道理的大道理。許多家長也不例外,喜歡在孩子面前像個講師似的講述一些所謂的人生道理。
對于孩子而言,無異于唐僧念經,道理聽不進去,只會頭昏腦漲。想要理解孩子,就要放棄這些大道理,多和孩子溝通聊天,讓孩子有發言的機會,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3、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
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與立場去看待事物,就會覺得孩子很差勁,孩子讓自己很失望,什么都做不好。孩子長期不被父母理解,也容易會產生抑郁的情緒,他甚至想要逃離這個不理解他的家庭。
所以,如果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時,那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孩子的感受,共情孩子,了解他真實的需求。而不是打著“為他好”做著傷害他的事情,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4、多給孩子關心。
關心的方式有很多種,甚至有一些錯誤的表達方式都被家長看作是正確的關心孩子的方式。那么都有哪些關心孩子的方式呢?
家長總是不理解孩子那就從關心孩子開始,最常見的就是言語上的關懷。但是很多家長根本就沒能把握住言語關懷的度。當孩子回到家里,被問到最多是:今天在學校功課怎么樣?上課有沒有主動回答問題?這次考試考得怎么樣……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孩子最害怕聽見的。
當然,我也不建議家長經常性地問孩子這些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孩子的校園生活入手,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心情,和周圍同學的相處狀態來判斷孩子到底學得怎么樣。而不是頻繁地問孩子學習上的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