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但直到現在為止,棍棒方式的教育仍然存在在很多家庭當中,但是這種教育方式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棍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棍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有的時候棍棒教育,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就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本身對于家長有些做法、想法不認同,孩子和家長之間就缺少交流,如果采取體罰教育的話,就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只是想用這樣一個辦法來讓自己屈服,所以說叛逆的心理就更容易形成。
棍棒教育會讓孩子看到父母就害怕。孩子長期處于父母的暴力教育之下,要忍受父母的打罵和斥責,孩子看到父母就害怕,在家里就會變得很小心,擔心引起父母的注意招來斥罵。父母只會強勢要求孩子服從和聽話,孩子養成順從的習慣,就會變得自卑、膽小、軟弱。
棍棒教育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很多家長會說,打完孩子以后孩子就變聽話了,說明這種教育方式是有效果的。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究竟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變得聽話,還是因為懼怕家長的威嚴,害怕隨時會落到自己身上的拳頭,而變得聽話呢?
如果犯一個小錯就會被訓斥甚至是責罰,那么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會變得畏畏縮縮。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什么變化,但是長此以往,孩子會表現出自卑、敏感等現象。這些童年時期帶給孩子的心理陰影,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容易模仿不好的暴力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面對問題時,爸爸媽媽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那么當孩子與小伙伴發生糾紛時,他理所當然地認為,只有打架才能讓小伙伴順從自己的想法。
棍棒教育會導致孩子撒謊。孩子為了避免被打罵而采取撒謊這一應對保護措施,從而不會再和家長坦誠相對,通過撒謊來掩蓋事實,讓親子之間的溝通變得艱難。
經常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容易讓孩子脾氣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以后,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