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磨嘰拖拉會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上起床、早上上學、平時吃飯、說話等,這對于有時間規劃的父母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折磨。因此我們要幫助孩子解決磨嘰拖拉的問題。在我看來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磨嘰拖拉的背后是心理原因,這樣教育的效果會更好!
孩子磨嘰拖拉的背后是心理原因
1、孩子的計劃和執行能力很差。
一些事情我們看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但孩子做起來確實是很難。舉個例子,洗臉。成年人洗臉如果不用洗面奶的話也就幾分鐘,超級簡單吧?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就是步驟繁瑣,耽誤他玩的事情了。
再比如簡單的穿衣服,我們成年人誰還不會穿個衣服了?但我們想想,當年我們即便再聰明靈巧,也是花了一定時間和心思才學會這些的。所以,我一定要提醒各位父母,不要按照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而且孩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他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之所以說是特征而不是缺點。是因為這個高估會讓孩子有膽量去探索和嘗試各種行為。
2、孩子磨嘰拖拉的背后是孩子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對于這一點,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比如說,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么作業寫到十點鐘?孩子,你想不想早點完成作業?早點完成作業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畫畫、運動、讀書、看會兒電視”。
孩子肯定會說想:“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很快寫完,那么你就有很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寫作業到十點”。
3、孩子磨嘰拖拉的背后是孩子時間關鍵不足的原因。
有些孩子磨嘰拖拉純屬認知上的不足,由于年齡小,大腦發育不足,或是日常生活中忽視了這方面的學習,導致孩子對時間的認識不夠。也就是說,孩子不能認識到時間的長短、做事的緩急。
對家長來說,早上催著孩子趕緊起床洗漱吃飯,然后去上學才能在規定時間到學校。但是孩子意識不到做完一件事后面很多事要做,所以他也不能理解為什么家長“這么著急”,所以再怎么催也沒用。
因此,對于年齡小的孩子,特別是4歲前的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多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來,不要總是以成人世界的節奏去要求孩子。
如果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存在磨嘰拖拉的情況,家長要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對孩子比較放任、隨意,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有什么計劃和管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