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和孩子之間有更好的關系,更和平的相處模式,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都扮演嚴父的形象,從而導致孩子怕爸爸的現象發生。那么你了解孩子怕爸爸是什么心理嗎?面對孩子怕爸爸的情景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怕爸爸是什么心理
1、可能和爸爸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
爸爸的性格決定 內向型的爸爸過于嚴肅,不茍言笑,不善言談,和孩子在一起時,讓孩子感到壓抑。而且爸爸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不知道怎么與孩子交流或者玩耍。
2、曾經犯錯被爸爸嚴厲懲罰。
在孩子犯錯后,有一些父母不問原因,不聽解釋,只進行懲罰。罰過之后也不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和規避再犯的方法。
長此以往,這種做法不但會導致孩子內心的自卑和恐懼感,還會讓孩子為逃避懲罰想方設法地去掩蓋錯誤。
3、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孩子對爸爸產生了恐懼心理。
日常生活中,母親常常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特別有安全感,不用擔心媽媽是不是愛他,認可他,自然母子關系也更親密。而父親不是這樣,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導致很多家庭出現“父親缺位”的現象。
有位心理學家說:“孩子與母親經常在一起,但孩子心里會特別渴望和父親也能有這樣的關系。”
孩子怕爸爸怎么辦
1、爸爸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打罵。
需要爸爸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對孩子動粗以及打罵,對孩子身上的缺點與錯誤,不管是動粗還是打罵,只會讓孩子和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一定發耐心的和孩子講述錯誤的點在哪兒,下一次注意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2、努力創造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
身教大于言傳。父母之間如何對待彼此的錯誤,是孩子學習處理錯誤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出現的錯誤,不猜臆,不夸大,不推諉,不牽涉其他無關因素。只是如實陳述事情的經過,對錯誤進行積極的反思和補救。
孩子從父母的這種處理方式上學到的是實事求是,是一份責任和擔當。
3、不要頭腦發熱許下以后并不想實現的承諾。
只要許下承諾就要盡量去做到,并且在一開始就要告訴孩子可能發生的意外。比如,告訴孩子明天休息要帶他出去玩,但是卻因為下雨或者是其他事情不能出去了,你在一開始就要告訴他,明天可能會下雨或者是會發生其他的意外事情,先讓他心里面有一個準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