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由于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的生活條件也變得優越,很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習慣,這也是因為家長的包辦造成的,那么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好方法
1、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尊重孩子的選擇
要求孩子聽話,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得不到發展,這是家長經常忽略的方面。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一件事情可以給孩子幾個選項,孩子選擇了就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要對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后果負責。
2、不要試圖去控制孩子
無數事實證明,控制孩子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成為我們所期望的樣子。長期在家長控制之下的孩子,長大后將難以做到獨立自主,也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人生,幾乎發展到家長不在身邊就難以前進一步的地步。為了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自我掌控意識和能力,家長需要在做人、做事、學習和生活等各個方面擯棄控制孩子的錯誤做法。
3、用平等的姿態對待孩子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家長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不訓斥孩子,不當眾批評孩子,不用侮辱的字眼,不要強迫孩子,認真聽孩子的童言稚語,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事實證明,在民主的家庭氛圍中,充分得到尊重的孩子,舉止大方,對人友善,獨立性強。
4、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做好事情的勇氣來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讓他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是在實行時,應思考可能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考慮盡量周全。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產生心理上的起起落落,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失衡。
5、讓孩子多去嘗試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會做,與其讓他犯錯誤還不如自己代勞。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孩子永遠邁不出這一步。當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對的時候,發覺自己完全沒有相應的能力,從而造成沮喪和怯弱的心理。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盡可能地給孩子更多嘗試失敗、嘗試成功的機會,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孩子對自身能力的恐懼感就會減少。
6、讓孩子獨立睡覺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要讓孩子獨立睡覺。獨立睡覺主要是在孩子的性格方面的培養,獨立意識和自理意識的增強。幼兒要防止孩子對爸爸媽媽產生過于依賴的心理。在嬰兒時期,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去,“同屋不同床”。等孩子長到3歲左右,再讓孩子自己獨睡一個房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