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并沒有發現孩子過度的依賴自己,但是當孩子長大了之后,家長發現孩子不能夠自己獨立的去解決事情,但是當孩子長大了再進行糾正,就比較晚了,那么造成孩子不獨立的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孩子不獨立的原因
1、替孩子包辦一切
造成孩子不獨立通常都是家長惹的禍,現在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甚至小學了都沒有辦法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凡事都要父母操心。造成這樣的原因通常是父母對孩子過于寵溺,什么時候都替孩子包辦了,絲毫沒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家長過度溺愛
過分溺愛凡事都是包辦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獨立能力差的現象。生活環境。孩子獨立能力差與之所生活的環境也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如果孩子所生活的大環境下的人都是這種現象的話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孩子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期所以很容易受周邊事物的影響。
3、缺乏鍛煉
孩子不獨立還有可能是因為日常缺乏鍛煉的關系,因為家長們習慣性的包辦所以養成孩子獨立能力差依賴性強的現象,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孩子獨立能力差的現狀。
孩子不獨立怎么辦
1、讓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
孩子不獨立,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參與家務勞動開始,給他們更多機會、時間去獨立操作家務和課余各項勞動,使他們的生活空間得到拓展,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從而體會到獨立成功的快樂。
2、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從小事開始,逐漸給予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想辦法的權利。不要怕孩子會做出錯誤的決斷,父母能在孩子做出錯誤決斷后,耐心地給予正確的分析和指導,并要求他們承擔自己所做選擇所帶來的責任,更能幫助孩子快速成長起來,長大后也就更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
3、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孩子不獨立,父母可以經常讓孩子多參加些學校或單位組織的興趣活動,并且全程只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其活動項目,父母只觀看而不幫忙,這樣孩子就會自己想辦法來處理一些事情,他的獨立生活處事能力也會進一步的提高。
父母可以經常在家里布置一些家庭任務讓孩子去完成,比如讓孩子去買報、捎口信、取快遞等,在處理這些事務時,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并且慢慢會得到強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