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俗話說的好:“三歲四歲討人喜,六歲七歲討人嫌”。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六七歲的孩子剛好進入人生中的第二個叛逆期了,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熱衷于跟家長頂嘴、吵架、發脾氣等,所以很多家長看到七歲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也是非常的無奈和憤怒的。下面我們就針對七歲孩子叛逆期的問題來全面探討一下吧
七歲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1、不斷的破壞既定的規則。
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或者學校會制定一定的規則,但是叛逆的孩子會不斷的去試圖破壞這種規則,比如規定上課不允許講話,他偏偏要不斷講話;明明規定只允許吃半顆糖果,他一定要想盡辦法偷偷的吃掉另外半塊。
2、變得更“有主意”。
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包,更加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衣服等等。開始對父母的一些安排表示反抗、不喜歡,跟家長意見不合的情況越來越多。
3、喜歡發脾氣。
碰到不會做的作業發脾氣:這是什么破題,根本沒法做!玩游戲輸了發脾氣,大聲嚷嚷: 你為什么總讓我輸,我再也不玩兒了!不小心碰到了他們擺放好的東西發脾氣:你為什么要碰我的玩具,我再也不理你了。發脾氣往往伴隨著大喊大叫,有時候還會跺腳、摔東西。
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自我意愿強大,但是不斷增強的自尊與行為能力的相對落后產生了矛盾,又沒有能力去駕馭,所以就會變得暴躁。
4、很多道理都懂,不喜歡父母嘮叨。
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懂了很多道理,父母卻覺得他們是小孩子,總是把道理翻過來調過去地講,孩子則非常討厭父母這一行為,父母的嘮叨很容易激怒他們,讓他們大發雷霆。
七歲孩子叛逆期應該怎么教育
1、家長要給孩子陪伴。
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側面了反映了孩子的孤獨,或許他只是想用叛逆的舉動,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已。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陪伴,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意。在陪伴的過程中,親子關系也會被無限的拉近,內心的情緒問題,也會逐漸被這種幸福感所代替。
對了,家長要注意陪伴的質量。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幾分鐘,只要跟孩子之間有互動,這樣的陪伴才有意義。可以是聊天,可以是親子閱讀,也可以玩游戲。
2、要多表揚,少批評。
那怕是一丁點成績和進步,都要及時發現,給以足夠的鼓勵與表揚,增強他們成長和向好的動力。
3、要創造機會交談,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
你想和孩子交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時間與孩子交流。
不管選擇什么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