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總是將東西丟在什么地方,然后忘記,自己的東西不保管好,丟三落四,還想不起來放在哪,在學習上也是,做題不認真,不是這里錯了就是那里錯了,那么,孩子粗心的毛病該怎么改正呢?
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怎么辦
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得好了,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得不好,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做一次。
為了克服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讓孩子學會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
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童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童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兒童學習時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如寫毛筆字,縫紐扣、盤腿打坐、圖形仿畫、剪圓圈、夾花生、串珠子、漢字、字母混合識別、對墻打乒乓球、穿針引線、金雞獨立、算二十四點等,這些都能改變孩子急躁的心理,鍛煉他的細心程度。
父母應該認真觀察孩子平時學習或者生活中的表現,找出孩子粗心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再采取不同的措施來進行糾正。
當孩子表現好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表現不好時,也要鼓勵他們勇敢地進行下一次嘗試。在做這些細活兒前,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相應的技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父母可以要求孩子養成認真預習的學習習慣,把老師可能講到的問題列出來,把自己不懂的問題也列出來,這樣孩子學習時便能更加細心,更加注重細節的學習和掌握。
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么孩子做事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就會成為“家長便飯”。
所以媽媽要引導孩子養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生活上,讓孩子養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習慣,不僅僅是學習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學習上,要培養孩子養成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做完作業要檢查、課前要預習、課后要復習等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