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第一,家長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形,了解當代高中生的特點,把握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尤其要明了自己孩子的情況,有了問題對癥下藥,避免無的放失,盲目處理。
第二,家長既要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需要,更要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多談心,多理解;切忌長期不聞不問,只知用豐厚條件懸賞刺激孩子學習。
第三,家長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方法和策略,正所謂“理解是心靈溝通的橋梁”。對孩子的成績和進步要及時肯定、表揚,但要把握尺度;孩子有不足或缺點時,要循循善誘地幫助他們自我認識、自我反省,多鼓勵,少責罵,多談心,少動粗,培養、強化孩子的自律、自理和自我教育、自我激勵意識。
第四,家長要重視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談舉止、生活和道德風尚,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和諧、寧靜、健康、快樂的家庭氣氛、學習氣氛和生活氣氛,杜絕不良庸俗的生活風氣對家庭的侵蝕。
第五,家長要充分信任孩子,對孩子平時的同學、朋友交往及電話、信件往來要予以耐心正確的引導,要尊重他們的隱私權,切忌凡事過問,小題大做或高壓式管理,要讓他們感覺到家長的親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讓他們開啟心扉,與家長坦誠交談。
第六,把握機會與孩子交談,不要開口學習,閉口考試,避免談論觸發他們抵觸心理的話題,可由一些時事政治、趣聞趣事引入話題,讓孩子主動與家長交心。
第七,家長要適當安排好時機引導孩子合理發泄抑郁或抵觸等不良心理情緒,高中生常會因為課程繁重、學習競爭壓力大而焦慮不安,家長要盡量組織他們用合理的方式束緩解心中的煩悶,如組織全家外出活動,假日觀光旅游,參加文體活動,家庭卡拉OK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