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狀態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我們常說狀態好孩子的學習效率一般就會高一些,如果孩子的狀態不夠好,那么孩子的學習效率大概率也不會高。那么孩子上課狀態不好怎么調整呢?
孩子上課狀態不好怎么調整
1.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跟父母的言行大有關系。如果父母做事集中精力,孩子無形中就會養成集中精力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讓孩子從事一些需要注意力持久而集中的活動。
2.多陪伴孩子
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常常無法陪伴孩子,這使孩子被關注的心理不能得到滿足,因此,孩子常常會表現得好動,以此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對于孩子這種因缺乏父母的關愛而引起的好動,父母可以通過多陪伴孩子來管控。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手工、畫畫,在這個過程中,要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進而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3.給孩子制訂規矩
在順應孩子好動天性的同時,我們也應給孩子制訂一些規矩,對孩子的言行進行必要的約束。尤其對3歲以上的孩子,要讓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好的行為,在特定的場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4.教導孩子學會發散性思維
解題過程中千萬不要滿足于得出答案,關鍵要清楚答案如何得來。一本練習冊要力求發揮其十倍功效,要想辦法使它變成一本參考書,變成新公式、新方法運用的實驗場和解題方法的記錄本。
個別實在簡單的題目可以只標答案,甚至可以跳過去不做,對于那些需要思考一番才能確定答案的題目要做適當的標注對于數、理、化、生、史、地等一些學科,個別選擇題除標明正確答案外,要力求把每一題錯的選項改成正確的選項,或指明錯誤原因,或標出證明性實例和反駁性實例。
做一題要力求發散思維,爭取用多種方法做出來。對于那些有多種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題目,要將其視為最優題,盡量一題多解,寫在一張白紙上再粘貼在練習冊相應位置,便于復習參考。
5.反復推敲、檢查、糾正學習內容
平時做作業也好,打作文底稿也好,每次做完后盡量復查幾次,看有沒有錯的地方,有沒有字詞用錯或寫錯,描述有無不當或多余之處,有就立即改正或加以刪除,養成認真自查的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