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了大學,就沒有家長的監督,很多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做到好好學習,有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厭學情緒,那么上大學的孩子厭學怎么辦呢?
上大學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1、減少周圍干擾因素
要想保持長時間的高強度學習,最關鍵的是如何立馬進入學習狀態。很多學生寧愿玩手機、看小說,也不愿意打開課本去背書,這個時候如果你想要學習,那么首先要減少周圍的干擾因素。
要讓自己立馬坐到書桌面前,然后把一些干擾因素全都清理掉,比如說桌子上的手機、雜書或者是玩具等等,只留需要看的幾本書、學習工具以及適當的試卷。
2、加強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的教育
良好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能激發愛國熱情,在學習上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強烈的責任感。學習不是為別人而學,而是為自己學,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施展出自身的才華與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為祖國效力。
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是智力型人才,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不能掌握足夠的科技文化知識,就不能在社會立足,甚至不能生存。
3、營造和諧的家庭范圍
作為家長,應努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盡量避免或減少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家長不是永遠都對,自己有錯不要羞于承認,家長主動承認錯誤有利于父母與子女建立和諧的關系。
上大學的孩子厭學的原因
1、進入大學后,突然失去目標
在大學以前的學習生活中,似乎都奔著一個固定的目的,初中為了考高中,高中為了上大學。上了大學之后,就有一種解放了的心態,失去了前行的目標和動力,或者把高考當成一勞永逸的事,感覺只要上了大學便萬事大吉了。
2、無法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奮戰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會因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而感到消極沮喪。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對自己的專業不去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專業學習的意義究竟何在,都會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3、意志力薄弱
進入大學,一下子到了一個無人督促的學習環境中,突然多出大把時間而無處打發,意志力薄弱,便容易受到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玩物喪志,不思進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