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一個人不懂感恩,不懂付出,沒有責任感,那就意味著他并沒有長大。讓孩子學會感恩,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如何培養一個感恩的孩子呢?
如何培養一個感恩的孩子
1、父母要學會偶爾"示弱”。要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讓孩子幫忙拿拖鞋;假裝不舒服,請孩子倒杯水給父母喝。
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孩子的。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什么理所應當的事,所有的回報都是要靠辛苦去換。
2、“計較”孩子的付出。孩子沒有分一口好吃的給父母,沒有記住父母的一個小要求,這都是父母必須”計較”的小事。別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一無所求,他根本不需要為父母做什么。
可這不等于我們就也應跟孩子-樣隨和、大度。否則,孩子會覺得你對他-無所求,他根本不需要為你做什么。要讓孩子懂得索取是要付出的,不能無條件地進行索取。
3、及時的表揚孩子。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滿意,父母都要發自肺腑地感謝他、贊揚他, 那么孩子定會大受鼓舞。不管孩子為你做了什么,都要讓孩子覺得“幸虧有我出手幫助,事情才會這么順利"。
4、 經常給孩子講一講工作的艱辛。每個家長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回家后都會盡量給孩子一張笑臉,給孩子一些超脫的環境,因為父母始終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快樂的,害怕艱難的現實會給孩子帶來生活的壓力。
其實,如果父母能偶爾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孩子能夠慢慢學會體諒父母,從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樣也就學會了付出自己的愛給父母。
為什么要培養一個感恩的孩子
1、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不會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
2、人,離不開群體,惟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感謝父母師長,才會更加熱愛生命,關愛他人,收獲和平與快樂。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國之恩,才能弘揚中華民族“孝廉”之美德。
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應該大力弘揚感恩文化,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讓感恩教育成為學生重要的必修課。
3、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認為:“感恩能夠拓展人的思維”,換句話說,感恩能讓人們考慮更廣泛、更具創造力的可能性和替代方式。如果人人都學會感恩思維,更多體諒他人,擁有同理心,那么整個社會也會更為和諧及溫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