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面對孩子耍脾氣哭鬧很多時候家長也是無可奈何,看著孩子哭鬧家長就頭疼,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教育。但是不教育也不是辦法,所以有些家長上來就開始吼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那么孩子耍脾氣哭鬧怎么辦?
孩子耍脾氣哭鬧怎么辦
1.父母先控制好情緒
不少父母碰到孩子持續哭鬧發脾氣,自己也會被煩得不行,然后情緒也跟著變得暴躁起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本就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還要再承受來自父母的怒火,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首先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先保持冷靜,只有先冷靜下來,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2.體諒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冷靜下來后,父母先別急著說教,可以和孩子尋求一個共同點,比如:“媽媽小時候有次也跟你一樣…”。
孩子的內心其實很脆弱,父母的肯定會讓孩子更加信任,此時再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但生氣并不能解決問題,應該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3.引導孩子發泄情緒
孩子不好的情緒一直得不到宣泄只會讓事情變得更遭,父母不妨多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適當發泄出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把脾氣發完再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安撫,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
4.家人達成共識,不妥協
孩子哭鬧,最怕的就是家人態度不一致,父母還在講原則,爺爺奶奶卻已經向孩子的無理要求妥協了。
面對原則性的問題時,家人們一定要達成一致,無論如何不能讓步,別讓孩子覺得有討價還價的機會,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不行就是不行,哭鬧也沒有用。
孩子耍脾氣哭鬧家長錯誤的做法
1.關小黑屋
當孩子因為某一些原因哭鬧時,家長一開始先是好好哄孩子,但是發現這樣的辦法行不通時,就開始變得沒有耐心,于是就想把孩子拉進小黑屋“關起來”,讓孩子自己安靜一下,這樣孩子就不會哭鬧了。
殊不知當孩子進入黑暗的空間,會感覺害怕,感覺到絕望,甚至還會造成孩子身心蒙上陰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2.屈服妥協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孩子的言行舉止家長都分外關注,在面對孩子哭鬧時,家長采取一味的妥協和讓步,會讓孩子養成任性妄為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印象中會深深烙印一個觀念:“沒有什么事情是哭鬧解決不了的”!
家長的妥協屈服,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偏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3.以暴制暴
當孩子想要某一樣東西卻沒有得到家長的同意時,他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一哭二鬧,很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知道規矩,很多的家長會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孩子若是哭了,就暴力“鎮壓”,打孩子的手板心,打孩子的屁股,讓孩子罰跪等。
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變得恐懼,在性格方面會越來越膽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