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指導孩子畏難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會使孩子的學習沒有進步甚至退步,使孩子不敢面對困難,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既然畏難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這么大,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做一個孩子畏難情緒原因分析吧。
孩子畏難情緒原因分析
1.家長的溺愛教育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遇到困難,父母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總是想要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庇護中成長。
這種溺愛的教育方式,最后讓孩子形成“畏難情緒”,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解決,只會在原地放棄,或者逃避,因為他們并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暴力教育
打罵的教育方式一開始能夠讓孩子勇敢前進,甚至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時間一長,孩子內心就會產生恐懼,不僅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感到害怕,更多時候會對失敗以及挑戰自己產生負面的情緒。
所以暴力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們缺失安全感,最后形成畏難心理。
3.性格內向
生活中對于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才會感到恐懼,內向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會封閉自己。
因為孩子們對外界的認識過少,不愿意主動去了解,沒有主動出擊,所以他們在面對陌生的事情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就開始出現害怕的心理。
4.依賴父母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歡求助父母,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面對問題時不喜歡自己思考,更傾向于一個準確的結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愛偷懶,喜歡投機取巧,所以才會遇到難題開始逃避,不愿意主動解決。
5.過度自卑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養成了自卑的性格,在面對挑戰時,也不敢發表自己的聲音,只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不斷地否定自己,一遇到困難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我什么都做不到,我什么也不會。”
畏難情緒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1.不敢挑戰自己
孩子有畏難心理,最大的影響就是不敢挑戰自己。不敢挑戰自己意味著喪失很多學習和成長的空間,人的能力都是從挑戰自己的時候提升的。
畏難的孩子大多不敢挑戰自己,這就意味著有畏難心理的孩子的抗挫能力,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和性格的形成的。
2.很難有一番成就
有成就的人一般都是自信,有勇氣有膽量的人。成功是機遇加膽量加自信,如果孩子有畏難心理,那么意味著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很成功。
人不管是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當中都會遇到不少的困難,困難是可以被克服和解決的,困難解決也意味著能力的提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