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經常因為孩子“不聽話”、“讓他往東他往西”等等頭疼的問題…是不是也有孩子脾氣大怎么引導的疑問?在我認為方法并沒有那么難,如果不相信你就繼續往下看看吧。
孩子脾氣大怎么引導
1.懂得覺察自己,保持冷靜
當孩子覺得他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他們有權利感到憤怒。憤怒是孩子的權利,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的這種權利。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讓我們感到心煩意亂時,不妨向內看,看看自己的反應跟過去哪些經歷或者經驗可能有關,然后去關照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
懂得覺察自己,試著去解決自己的難題,我們就更有可能在當下保持冷靜,用更靈活的方法應對孩子的情緒。
2.多積極傾聽,多了解需求
當我們面對一個隨時可能炸毛的孩子,也許會很抓狂。但我們能做的和要做的,是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多去傾聽孩子,多去了解他未被滿足的需求。
因為,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其實也正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接納、理解和共情,而不是長篇的大道理或者說教。
如果當下你跟孩子說:“不許說這樣的話。我不想再聽到第二次?!蹦敲?,只能觸發孩子更激烈的情緒。
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說:“你好像很生氣,是因為我剛才沒有給你買那個小熊毛絨玩具吧?”當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得到理解,就更容易從情緒腦中解放出來,用理智腦去思考和反應。
3.教孩子用積極的方式去表達憤怒
當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正是培養他情商的好機會。也許他還不會表達,但我們可以教會他怎樣表達,可以跟他一起分析這種情緒是怎么產生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引領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當孩子憤怒的時候,可以教他做深呼吸,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外面走一走,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經常幫孩子練習用積極的方式來表達憤怒,而不是一味攻擊,孩子就會越來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憤怒。
4.給TA設置行為限制,共同解決問題
在幫助孩子處理憤怒的時候,記得要對孩子的行為設置限制。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物品。
父母對孩子行為的限制,就像是十字路口的紅燈,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必須停下來,而不能任由狂烈的情緒一路油門踩到底。
有柵欄,才更安全;有規矩,才更自由。給孩子設立行為限制,孩子才會有更長遠更踏實的安全感。
要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之后,我們再幫孩子解決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無須急于給出我們的意見,而是可以先啟發孩子自己思考,或者跟孩子一起想辦法,有時候孩子的智慧不可小覷呢。
綜上所述,孩子脾氣大怎么引導這個問題是不是也沒有那么難?當孩子憤怒時,我們作為父母,更多的需要是耐心的傾聽和溫和的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