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四歲叛逆期的女孩子其實也不好溝通,家長要耐心對待經常和女孩子溝通日常各方面的事情,要多關心孩子吃飯和學習所有問題。多和老師保持聯系,遇到事情時多溝通。要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問題,不要隨便看孩子的微信這些聯系的內容,多觀察孩子的舉動。
十四歲女孩子叛逆期該怎樣溝通
1、避免兩極教育誤區
家長應辯證看待女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女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于女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女孩子。
2、下放權利給女孩子
女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女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女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女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女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女孩子。
3、親子溝通有技巧
(1)尊重女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女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女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女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女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女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女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女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女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女孩子,能找出問題的根本。
(3)忌從學習入題同女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女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女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后,再談正事。
(4)穩定情緒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女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女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女孩子。待冷靜后,再去同女孩子交流。
孩子有叛逆行為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身份探索:青少年正企圖了解自己是誰,他們想要獨立,而這或許表現為叛逆行為。
交際壓力:同齡人的影響力或許導致行為的變化,特別是在青春期。
情感問題:青少年或許面臨心里的情感掙扎,叛逆行為或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方法。
家庭因素:家庭內部問題,如親子聯系緊張、家庭紛爭等,或許加劇叛逆行為。
孩子有叛逆行為家長該不該打
孩子叛逆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在解決的時候也不可盲目,更不能體罰或者責罵。
1、將心比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父母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一味的責罵或者批評,而是要將心比心從孩子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樣才可以理解孩子所作出的各種行為。如果只是一味的打罵,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叛逆,最終起不到好的教育結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2、提前和孩子約法三章
在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可能對父母的很多行為產生不滿,因此家庭矛盾經常發生。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在矛盾發生之前提前和孩子協商進行約法三章,比如說當孩子下樓之后,表示一定不能出去,只能在屋子里面玩。
3、對孩子給予認同和鼓勵
其實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旦父母對孩子的身心帶來很大傷害,那么想彌補就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父母不妨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認同,這樣才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性格養成帶來很大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