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
責任是愛的一種反饋與延伸,所以想讓孩子有責任心首先要讓孩子感知愛。二則,那就父母的言傳身受,讓孩子感知愛,等于是給孩子種下一個飽滿的種子,但種子最終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為一棵蒼天大樹,就要看看父母給孩子澆灌了什么。那么,孩子不敢承擔責任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承擔責任怎么辦:
1.正確的引導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可以成為有擔當、能成大事的成功人士。這些美好的愿望并不遙遠。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除了寄托愿望之外,最重要的是合理的引導、良好的示范、充足的關愛與長情的陪伴。孩子對事情不理解,我們有責任向他解釋清楚,并一起承擔起責任。
2.從小事培養
小事都來源于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如玩耍時把自己的玩具丟得滿地都是,可以讓孩子自己學會去收拾。學習中作業拖拖拉拉不完成,就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老師的批評與教育。從小事開始培養,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03-25 閱讀全文>
家長首先應該做好示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孩子耳濡目染。其次家長要積極開導孩子,讓孩子做些事并表揚,讓孩子增加自信心。最后家長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多與人相處。
孩子不敢大聲說話沒有自信心家長該怎么辦
不敢大聲說話的孩子可能需要鼓勵和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聲音。以下是一些建議:
1.建立信任:孩子需要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說什么,都會被接受和尊重。
2.逐步練習:讓孩子從小聲說話開始,然后逐漸增加音量,練習大聲說話。
3.正面反饋:當孩子大聲說話時,要及時給予正面反饋,贊揚他們的表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08-23 閱讀全文>
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小孩子說話很有條理,做事情也會比較果斷,同學們都喜歡和他一起玩。而有的孩子不敢跟同學說話,性格比較內心,不知道該怎么和別人交流溝通,有時需要人幫忙,還要再三醞釀到底該怎么說。這樣的孩子讓家長很擔心,又不知道該如何引導。
孩子不敢跟同學說話怎么辦
一、鼓勵孩子主動與其他人溝通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要告訴他,大膽的去和同學說話。因為別的小朋友都非常熱情,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玩耍,并且你這么棒,他們一定也很想和做朋友。
二、教給孩子應該如何去和別人主動說話
作為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如何去和別人主動說。可以告訴孩子這樣說“哥哥,姐姐,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耍嗎?我很喜歡你們”等這樣的話,讓孩子能夠盡快的加入到別人的活動中去。
12-07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缺點,家長們要正確看待、包容孩子的缺點,我們大人還有自己的壞毛病呢。有些孩子不喜歡閱讀,有些孩子過于貪玩,這些都是小孩子很正常的毛病,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去引導,那么孩子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怎么辦
1、培養孩子勇敢的精神
因為有的孩子不是不想發言,是怕回答錯了,被同學嘲笑,被老師批評,這種心理需要家長和老師去疏導,更多的是家長的平時培養,平時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克服膽小怕事的障礙,讓孩子敢說敢講,這不是家長簡單告訴孩子就能做到的,這一點必須在生活中培養形成的一種勇敢精神。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平常活動中通過滴滴點點的小事情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在學生面前老師的一言-行有可能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尤其是膽小性格內向、孤僻的小孩子,對于類似這樣的孩子,我們成人一定要有耐性循序漸進地來引導他們,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
10-24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與老師的溝通交流是很關鍵的。當孩子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詢問老師,通過和老師的溝通來解決這件內心的疑惑,但是有些孩子卻害怕和老師溝通,甚至孩子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怎么辦
1、鼓勵孩子在該說的時候要說
作為家長,在家里要有意識地多問孩子問題,讓孩子回答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情,比如說你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為什么呀?學校里舉行了什么活動呀?你喜歡不喜歡,為什么呢?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了什么問題呀?
這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演講或者朗誦比賽,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加健康的成長。
2、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作準備
10-11 閱讀全文>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就怕孩子受委屈,所以處處管著孩子,約束孩子,不讓孩子與外人接觸,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內向的性格,不敢跟別人交流。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孩子呢?
孩子不敢跟別人交流怎么辦
1、多多鼓勵和獎勵孩子
孩子即便是懂事了也依舊是孩子,父母如果拿小孩子沒有辦法的話,就多多鼓勵他們,例如答應他們如果主動和別人說話了就獎勵給他們一份冰淇淋或者蛋糕。用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鼓勵,可以讓他們帶著目的去前進。而且多多鼓勵和獎勵孩子可以挖掘很多孩子內在的性格特點,這也會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開心。
2、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
有時候大人很難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不明白他們怎么會有那么多過于稀奇古怪的念頭。所以小孩子的某些行為在大人看來有些單純幼稚。小孩子長時間的和不同于他們年齡層的人一起玩,情感上無法達到共鳴,小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與人交流。而時常和同齡人一起玩,更能玩到一塊去。受到同齡人的感染,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09-27 閱讀全文>
我們大人的負面情緒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還會加劇孩子的內心不安感,長久下來就會讓孩子自己一個人也不敢待在屋里面,這樣不利于孩子好的性格形成,我們需要逐漸引導孩子戰勝恐懼,那么孩子不敢自己在一個屋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自己在一個屋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感受
一定要拒絕用不解來責備孩子的情緒,你的不理解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積極的心理疏導,好多事情往往是肯定比糾錯更重要,注意孩子的感受,體驗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達孩子的感受,你就是偉大的父母。
2、給予孩子安全感
在陌生、漆黑的環境哪怕是大人都會感到恐懼,當孩子接觸到物理、生物、科學等科目后自然就會明白那些東西都是虛構的。孩子不敢自己在一個屋時,我們要去知道理由,然后適時給孩子擁抱,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可以緩解孩子的恐懼感。
09-1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