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2
現在的孩子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自然變得更加愛護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絲絲的委屈與傷害。而這些家長們的過度寵愛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讓我們來談一談父母過度溺愛孩子的不良后果都有哪些。
父母過度溺愛孩子的不良后果
1、使孩子內心無愛
大家都知道有的小孩,從誕生那天起,把全家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各個方面都會受到關注。如果我們要用畫圖表示,那么圖上的箭頭都是指向孩子的,這就是周圍大人對孩子的愛,他整天都被這種溺愛包圍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孩子內心就沒有愛了。這話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他只是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
2、孩子性格驕橫乖張
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10-25 閱讀全文>
現在父母溺愛孩子的現象已經很普遍了,但實際上,有的父母溺愛孩子就是來源于父母的自戀,給予“另一個自己”過度的滿足,這樣對待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那么父母過分溺愛孩子的后果有什么?應該怎么避免溺愛孩子呢?
父母過分溺愛孩子的后果
1、嚴重傷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件事的準確判斷。自我效能感高的的人,在面對一個目標或者任務時,會有堅定不移的信心,認為自己一定能實現這一目標。
若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總是幫助孩子完成對他來說看似困難的事,這其實是父母破壞了孩子的探索過程,破壞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過程。最終,孩子在大腦中會形成一種邏輯——他能否實現一件事取決于大人是否幫他。
09-30 閱讀全文>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所一張白紙,孩子長大之后成為什么樣子,都是家長教育的結果,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就會比較的溺愛孩子,那么過度溺愛孩子的后果有哪些呢?
過度溺愛孩子的后果
1、養成依懶性
長時間過度溺愛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什么事情都會有人來做的,自己也就什么也不想做,甚至到了吃飯的時間也還需要等待家長來叫才肯吃飯,很大了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自己穿鞋子,總之就是一個什么也不會的小嬰兒一樣。
長時間如此,孩子就會養成依懶性,自己什么也不想做,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利于他們日后獨立面對生活的,也不利于他們與他人溝通交流,離開了家庭這個溫暖的環境之后,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會,很是自卑,對孩子造成不輕的打擊。
2、孩子的人際交往會出現障礙
08-06 閱讀全文>
父母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到還在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所以,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長就出現了無條件疼愛小孩的情況,但是父母的溺愛往往會讓孩子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父母的溺愛對孩子有哪些不良影響
1、由于我們溺愛孩子,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展不起來了。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也就說在學習的每個環節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
2、長期生活在父母的關愛寵溺下,自小不清楚什么叫艱難,由于一切有父母委托處理,一旦碰到困難便會不知所措,性情越來越軟弱,沒辦法行初成,做不了大工作,經吃不消一切一點小小艱難,如同溫室大棚里的花瓣,一旦開溫室大棚就必定被狂風暴雨催毀。
3、被溺愛的孩子,在家里往往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會為他們考慮好所有的事情,并幫他們保管好一切。所以許多孩子從小什么活也不用干,等到上了大學,連洗衣服和買日常用品這些都不會。這樣的孩子如何立足于社會呢?
4、誰也管不住他,并且飲食起居行食起居都是有父母代辦公司,啥事也不愿做,日益越來越散漫,有時候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組織紀律性,在他眼里,他便是組織紀律性,他能夠不聽他人的,他人卻務必聽他的,未來在社會發展上必然難以立足于。
05-18 閱讀全文>
有很多的家長們,對于自己的孩子,總是特別溺愛,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委屈,殊不知,這樣教育的后果,只會導致孩子們不健康的成長。當家長們這樣做的時候,會對孩子們的方方面面造成很大的影響。
父母太過于溺愛孩子的后果
1、與人相處會存在問題。在家庭中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到了社會中之后,也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對工作眼高手低,久而久之,大家會不喜歡他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托付重任。
2、被父母太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與付出。有的孩子習慣別人付出,工作生活遇到困難不知道反思,總是抱怨別人沒有為自己做到哪些,他們和別人相處,有來無往,不懂感恩與付出。
3、不會主動干活,缺乏自理能力。我們家長大多數基本都是為孩子,操了大半輩子的心,家長為孩子精心打理一切,但教育出的孩子卻不如家長想的那樣乖巧懂事的溫順。
太過寵溺孩子導致的后果,那就是孩子難以自立,有的甚至是連自己盛飯這樣的小事,都要家長代勞。但孩子以后是要自己在社會上生存的,自理能力很差,便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社會日常生活。
01-09 閱讀全文>
孩子青春叛逆期本來和父母之間就不好溝通,砸手機的目的是不讓他玩手機,但往往事與愿違,讓孩子更加叛逆,不愿與你們溝通。所以,最好不要砸手機,要好好和孩子溝通,跟他分析玩手機的危害,讓他主動放下手機。
父母砸了孩子手機的后果
1、孩子可能會感到失望和憤怒,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和理解。這可能會影響他們與父母的關系,使他們更加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2、孩子可能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和尊重,覺得自己沒有被對待公正。這可能會導致孩子更加不愿意遵守父母的規定和要求。
3、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沮喪,因為他們失去了他們的手機,這可能是他們日常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如何減少孩子手機的使用時間
03-12 閱讀全文>
在中國很多父母都會因為孩子做錯事屢教不改而打孩子,為了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有些父母覺得打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其實不能常打孩子,這樣子對孩子有危害。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造成什么后果
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11-2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