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1
很多孩子在睡前都有聽故事的習慣,作為父母就會絞盡腦汁的想故事,其實這時候也是對孩子教育的一個契機,可以在這時候講一些具有哲理的故事,去培養孩子的性格。比如,講一些說謊孩子引起后果的故事,讓孩子明白不能說謊。
兒童睡前故事說謊的孩子分享:
1、《狼來了》。有一個喜歡撒謊的孩子在山上打材,她玩著喊著:“狼來了,趕快救命。”有很多的人帶著棍棒,刀劍去趕狼,卻不見狼影,就回家去了。她覺得好玩,第二次,她又邊玩邊喊“狼來了,救命!”又有不少的人帶著棍棒,刀劍去趕狼,還是不見狼影,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她又喊:“狼來了,救命??!”這一次,沒有一個人去救她,她真的被狼吃了。這個故事教育孩子不要撒謊。
2、《木偶奇遇記》 。一個叫杰佩托的老頭沒有孩子,他用木頭雕刻出了一個木偶人,給他起名叫匹諾曹。匹諾曹雖然一直想做一個好孩子,但是難改身上的壞習性。他逃學,撒謊,結交壞朋友,幾次上當還屢教不改。后來,一個仙女教育了他,每當他說謊的時候,他的鼻子就長一截,他連說三次謊,鼻子長得他連在屋子里轉身都不可能了。這時匹諾曹才開始醒悟,但還是經不住壞孩子的引誘,又跟著到“玩兒國”去了。幾個月后,匹諾曹的頭上長出了一對驢耳朵,緊接著就變成了一頭十足的驢子,并被賣到了馬戲團。在緊急關頭,還是仙女解救了他。匹諾曹決定痛改前非,終于有一天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
01-15 閱讀全文>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孩子撒謊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滿足正常的手段滿足不了的需求,所以才去撒謊。所以當孩子撒謊的時候問問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總說謊父母到底該怎么辦
1、父母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能做到,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父母對于孩子不要說謊,讓孩子養成不說謊的習慣。
2、對于孩子說謊一定要找出原因,教育孩子不要說謊,不能打罵孩子,如果孩子說謊打罵孩子,孩子下次犯錯還會說謊,以避免被父母打罵。
3、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孩子遇到的困難,父母要幫孩子一起去克服。
4、教育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和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03-05 閱讀全文>
當孩子面對一件事情說謊話,甚至是無理取鬧時,家長應該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從整個事情來看,孩子“說謊”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最好一次性能夠了解清楚。
孩子說謊話屢教不改家長怎么處理
1、多關注孩子
父母在孩子正常階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孩子出現撒謊時,家長要多自我反省,如果是自己沒有做好家庭和事業的平衡,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為孩子創造一個陪伴環境,讓孩子心安,時刻感受被愛,快樂成長。
2、保持冷靜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再去處理事情,不要讓情緒不但對解決事情毫無益處,還傷害了親子關系。
02-10 閱讀全文>
愛撒謊的孩子應該耐心細致的去教育他,好好的去和他溝通交流。愛撒謊的孩子也一定是小的時候,沒有進行很好的管教。告訴孩子撒謊不是一個好的習慣,撒謊的孩子沒人喜歡,這樣時間長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定會慢慢的改正自己的缺點。
小孩子說謊話怎么教育
1、只用語言來教育小孩子
很多家長在知道小孩子說謊話的時候,只會發飆甚至還會打罵小孩子,這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這種暴力行為還會引發出更多的問題。
家長不如冷靜下來,分析小孩子謊言的性質,如果只是無意識隨口說說或者因為調皮搗蛋而扯謊,家長需要耐心的告訴小孩子說謊話的嚴重性,給小孩子改正的機會。
2、了解小孩子內心的感受
10-21 閱讀全文>
說謊的孩子是膽小,僥幸的心理,希望通過自己的辯解謊話讓自己逃避責任,他們沒有勇氣去承擔事情的后果,所以才會選擇說謊。
孩子總說謊話這是什么心理
一、認為撒謊才能達到目的
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
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比如說、不想上學,想吃兩個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應該要耐心地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馬上責罵,引導他們說出真相。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比較好對癥下藥,讓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不用采取說謊的方式。
10-09 閱讀全文>
孩子撒謊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通常情況下,孩子撒謊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為了避免懲罰或責備,第二種是因為想獲得別人的注意或贊揚。通過撒謊,孩子可以獲得某種利益或者避免某種不利的結果。
說謊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第一種是游戲性的說謊。孩子們可能會因為好玩、有趣而說謊。有些人想通過說謊的方式,使別人受到懲罰、被人嘲笑,從而得到樂趣。甚至有些開玩笑的謊言,也屬于此類說謊動機。比如有人在愚人節的時候,告訴自己的同桌,“老師叫你去辦公室”,等同桌發現自己被騙了之后,他們會大笑不止。
第二種是逃避懲罰的說謊。孩子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違反社會規范,都不希望自己受到懲罰,為了逃避懲罰,就會選擇說謊來掩藏自己的錯誤,這樣就產生了一種逃避懲罰的說謊動機。例如小明摔碎了姑媽家的花瓶,為了逃避姑媽的責備,他就很有可能在姑媽詢問的時候裝作一無所知。同樣地,如果有些同學在考試的時候作弊,為了逃避處分,他們就很有可能表現出無辜和被冤枉的“受害者”姿態。
第三種是獲取利益的說謊。有時候說謊可以給人帶來某種利益,這種利益不僅僅是金錢等物質利益,還包括其他的利益。比如說,有些人在學術方面造假,因為較高的學術地位可以帶來較高的社會地位。如果假裝自己家中特別貧困,就可以獲得學校和國家給的貧困補助,那這些人很有可能會在陳述自己家境的時候“添油加醋”。
第四種是自我夸大的說謊。有人為了夸大自己的財產、成績等而說謊,因為這樣可以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欣賞,提升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除夸大自己的長處以外,有些人可能為了博得他人的關心與同情,從而夸大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比如小強這次考試考得一塌糊涂,可能會受到別人的嘲笑或家人的責備,但是如果小強告訴大家,他是帶病去考試的,那么人們便覺得考砸這件事并不是小強的錯了。
09-14 閱讀全文>
孩子愛撒謊可能是由于多種心理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孩子的自我意識還不成熟,在面對某些狀況時,會出于害怕、不確定等心理因素而說謊。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到其撒謊的傾向,例如父母可能因為經濟利益、利益交換等原因教育孩子說謊。
孩子愛說謊是什么心理問題
虛榮心理
當孩子羨慕某人或是自己的欲望無法滿足時,會出現一些虛榮的心理現象。而這時孩子為了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就會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模仿心理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就越會對身邊人的行為來進行模仿。如果孩子的身邊的某些人經常有說謊的行為,孩子就會對此進行模仿。
09-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