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有些孩子非常調(diào)皮,媽媽們在教育他時非常吃力,尤其是在被氣的頭疼時,還是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努力引導孩子。有時是媽媽的教育方式錯誤,才會導致收效甚微,有時還會有反效果。那么聰明的媽媽怎么教育孩子呢?
聰明的媽媽怎么教育孩子
1、換種語氣和孩子交流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常常禁止他做某些事,反而會讓他更加好奇,越不讓他做,他越想做。
所以媽媽可以換一種方式,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地利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阻止孩子探索,而是通過溫柔的方式,和他訴說做某些事情的危險以及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2、不必逢事都批評,錯誤也分大與小
10-12 閱讀全文>
如果孩子不尊重自己的媽媽,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做媽媽的還是應該和自己的孩子好好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并且對照自身,看自己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當孩子不尊重媽媽時候怎么教育孩子
1、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當孩子表現(xiàn)不禮貌態(tài)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并清楚告訴他原因。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xiàn)在這節(jié)目還沒結(jié)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zhuǎn)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沖突。當然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先隔離冷靜一下。對于正在生氣而口不擇言的孩子,可以讓他獨處一下,等他的情緒平穩(wěn)時,再通過故事或角色扮演方式,讓他了解他說話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會讓對方感覺很不舒服。而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先發(fā)一頓脾氣,然后等大家都氣消了就不了了之,這樣孩子不清楚錯在哪里,也不知怎么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模范。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導及示范,相信孩子會學習的更好。如遇到長輩師長及同學要問好、公共場所不大聲爭吵、把“請、謝謝、對不起”作為和他人對話中重要的元素……
4、耐心引導及學習。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一顆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禮貌、守規(guī)矩的孩子,會讓周圍的人覺得愉悅、舒服與溫暖,且受歡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沒禮貌、沒規(guī)矩的孩子,就會得不到喜愛,朋友也會疏遠你。
08-14 閱讀全文>
當孩子在13歲的年齡段,出現(xiàn)了打媽媽的情況。那家長們務必要引起重視,要注意親子之間溝通出現(xiàn)的問題,還有就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畢竟孩子這時已經(jīng)處于叛逆期了,他們對于媽媽的話也并不是都會聽從的。
13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
1、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
青春期的13歲孩子,心理和生理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肯定、信任孩子,和孩子處理好關系,孩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父母,也就不會有打媽媽行為的出現(xiàn)。
2、學會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堅持原則和態(tài)度,不妥協(xié)、不溺愛是很重要的,但平等地溝通同樣重要。當家長和孩子因為意見分歧有所爭執(zhí)時,就要平等地和孩子溝通。如果是家長誤解孩子了,要主動地向孩子承認錯誤。
12-26 閱讀全文>
媽媽教育孩子的時間遠遠是大于爸爸的,而且在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打孩子的行為,在沖動之下孩子就有可能會還手。這時媽媽更需要做到冷靜對待,然后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不會出現(xiàn)再這樣的行為。
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怎么教育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原因
媽媽的打罵或許是建立在孩子犯了錯的前提之下,但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暴力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見而合理的方法,或是解決棘手難題的較佳手段。這樣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是正常的。所以,建議對孩子還手感到困惑的家長,首先要認識到棍棒教育的負作用,改變自己對孩子動手的教育方法。
其次,正確地處理好父母與孩子“互打”的矛盾
家長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首先就要“服軟”,向孩子坦承自己動手的不對,向孩子道歉。然后在孩子功課、心情較好的時候,和孩子做一次開誠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溝通。相信在父母向孩子反省自己方法不當?shù)耐瑫r,孩子也會反省自己對父母的錯誤態(tài)度,這樣也就不會出現(xiàn)媽媽打孩子,孩子還手的情況了。
12-08 閱讀全文>
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那樣干凈純潔,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受外界的干擾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或者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再加上孩子進入叛逆期,想要脫離父母的管理和束縛,很容易和家長之間產(chǎn)生矛盾甚至是肢體沖突,那么打媽媽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打媽媽的孩子怎么教育
1、保持冷靜
首先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如果這時候父母去打孩子,就會讓他產(chǎn)生更加逆反的心理,激化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甚至淡化親情,讓孩子對家庭產(chǎn)生失望的想法,疏遠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2、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要跟孩子強調(diào),即便是別人有錯,也不能用武力的方式與別人抗衡,而是要用語言進行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說明自己為什么產(chǎn)生這些想法的理由,只要理由充分,就能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這樣做就能引導孩子放棄打人的行為。
10-11 閱讀全文>
14歲正是叛逆期,最不好管教,小時候的壞毛病沒有重視起來,就會更加難教育。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和家長起沖突的時期,當出現(xiàn)了打媽媽的行為時,就要立即阻止,不能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那么14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呢?
14歲孩子打媽媽應該怎么教育
1、善于傾聽孩子不良情緒
爸爸媽媽不要害怕孩子有負面情緒,日常生活中要密切關注他的思想變化。當孩子因為遇到有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做事總是不順心等問題,感到有壓力,出現(xiàn)負面急躁情緒的時候。要及時和孩子溝通思想,傾聽他的煩惱。
同時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泄壓,等到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引導孩子尊重媽媽
10-08 閱讀全文>
有一些家長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而離開孩子外出打工,和孩子的關系比較疏遠,和家長發(fā)生矛盾時可能會對家長出言不遜,也有的家長從小把孩子當寶太過溺愛,導致孩子不把家長放在眼里,可能也會對家長說出大逆不道的話。那么兒子罵媽媽怎么教育孩子才好呢?
兒子罵媽媽怎么教育孩子
1、平常心對待
如果孩子知識偶爾說了一次,家長可以正視這種現(xiàn)象,但也不必太過夸張。家長越是嚴厲制止,孩子可能會越來勁。有時候孩子說臟話狠話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如果家長能以平常心對待,冷靜地面對這種行為,并且加以引導,孩子覺得說著沒勁,慢慢地也就不說了。
2、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如果家長想要從根源上避免孩子有罵人的行為,那么家長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比如上學的時候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當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用禮貌稱呼來給別人道謝,如果家中有客人來要熱情迎送等等,這些都能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識。
09-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