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
孩子再發育的過程中,由于內心和身體之間發育的不協調,孩子的內心中存在很多的矛盾心理,因此家長會感覺孩子非常的敏感,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抹眼淚,作為家長應該幫助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那么在這個特殊時期應該怎么引導呢?
在兒童發展的敏感期該如何進行引導
1、作為父母首先要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兒童發展的敏感期,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2、主動去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天,耐心傾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盡量做到讓孩子愿意對你敞開心扉,這樣你才能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世界,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更好的引導他們。
3、切忌嘮叨和過度關心。嘮叨沒有意義,要讓孩子真正的明白生活和學習的意義,需要他自己去感受。建議家長如果對孩子束手無策,不妨也試試這個辦法,生活的磨礪比任何的話術更具有說服力,暫時的苦難讓孩子悟到奮發向上的意義。
4、舒緩壓力。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12-08 閱讀全文>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中,也是會出現不同性格的敏感期,這時也就要糾正自己的教育方式,然后找到教育孩子的平衡點,才能給予孩子正確引導。同時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發展中出現的特點,也就能讓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
對于孩子發展中敏感期不同性格如何引導
1、微妙事物的敏感期
忙碌的成年人往往會忽略周圍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往往會抓住其中的奧秘。他經常做一些我們不懂的小動作,比如撿起一片落葉放在花盆里,或者擺弄一條花手帕,但如果我們不懂,他們可以從中看出更多的奧秘。建議:這個時期是我們訓練孩子學會詳細觀察事物,用問題和想法認識世界的好時機。
2、語言的第一敏感期
語言的啟蒙總是伴隨著嬰兒甚至胎兒。對胎兒說話時,嬰兒咿呀學語的語言開始對語言敏感。建議:大自然賦予孩子這種能力。從看爸爸媽媽的嘴到突然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累的力量。
12-21 閱讀全文>
作為父母,都很糾結是讓孩子規規矩矩的長大,還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成長,讓孩子自由的成長就有可能讓孩子以后失去自控能力,導致他的規則意識弱,那么對于孩子規則意識弱我們該如何進行引導呢?
孩子規則意識弱我們該如何進行引導
1、告訴孩子什么是規則
即讓孩子明白為什么生活中處處都要有規則。比如“綠燈行、紅燈停、黃燈慢”的規則,我們要讓孩子們理解這個規則的意義,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還要孩子知道,不遵守秩序會帶來什么后果,并在能力范圍內承擔一定的責任。在進行“規則”教育時,家長和老師最好采取游戲情景再現的方式進行,讓孩子親自體驗有規則和無規則的不同,加深他們對規則的認識。
2、先有他律
他律是指家長或者其他人先給孩子展示、示范規則,提出要求。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規則是什么,具體該怎么做。
10-17 閱讀全文>
很多的家長可能都疑惑孩子怎么會存在婚姻敏感期,其實通俗點說就是男孩想跟媽媽結婚,女孩想跟爸爸結婚,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家長要正確的引導,也不要大驚小怪,那么婚姻敏感期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
婚姻敏感期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積極引導孩子
家長在聽到自己的孩子說,我長大要和班里的誰結婚時,要正確的理解結婚兩個字,不要嘲笑或者輕視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負面的情緒。父母的一言一行都 會影響孩子心中的婚姻幻想,孩子的婚姻幻想恰恰是對父母的婚姻生活在思想上的延伸,是想要積極和自己的父母分享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父母不僅可以接受孩子的這個想法,還可以積極的引導自己的孩子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大膽的想象婚姻生活。
2、讓孩子正確理解什么是婚姻
10-04 閱讀全文>
跟孩子最好的溝通就是融入他和他的朋友圈,明白他想要的一切,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一起成長,這樣我們之間不存在代溝,并且感情也非常深厚。
家長與孩子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1、耐心傾聽孩子說話
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也不要表現得心不在焉的。想讓孩子耐心聽你說話,就要尊重并照顧好孩子的感受。
對父母來說一些不要緊的事,對孩子而言卻很重要的,不要拒絕他們。主動傾聽孩子說話,接觸多了孩子自然會找你聊天的。
2、互相說出各自的想法
02-10 閱讀全文>
父母要和叛逆期的孩子好好地溝通,才能有效減少親子沖突。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性格變得極端情緒化,容易暴躁不安。這時父母不要與孩子硬著干,要多一些耐心,多一點包容,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做法。做父母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孩子叛逆期如何跟孩子進行溝通
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形,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的感覺;
2、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應該”、“必須”、“懂什么”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愿同您交流,不必過于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尊重;
12-25 閱讀全文>
高中時期的孩子,年齡已達16-18歲,這個時期,他們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人生觀,價值觀,已有樹立。因此,家長和孩子之間必定有代溝,所以,先要做朋友,再去做有效溝通。
父母如何與高中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弄清楚溝通什么。
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首先要明確與孩子溝通什么,要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是學習方面的溝通交流,就要提前了解一下孩子學習的現狀,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有哪些辦法,比較合適的辦法是哪幾個;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問題,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問題,應該怎么面對,別人遇到此類問題會怎樣做等。
2、把握好時機和態度。
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敏感難以處理的問題需要與孩子溝通,就要想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溝通,自己要用什么樣的態度,用什么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造擇合適的時機、恰當的態度,溝通起來可能就少了些障礙。
12-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