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3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壓力會很大,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幫助孩子舒緩壓力,甚至還嚴格要求不斷給孩子施壓嗎,那么孩子就會很想逃避父母,出現放學回家晚的現象。但是面對孩子回家晚的行為,家長要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然后再引導教育。
孩子回家晚怎么教育
1、父母保持平和
當孩子回家晚時,作為父母肯定會非常惱火生氣,此時的狀態是無法真正和孩子溝通的。那個狀態下無法冷靜思考,很好的組織語言,首先應該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然后才是解決問題。而對著孩子發泄情緒,指責,批評,說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讓對方難過、傷心、憤怒甚至反擊。
2、規定回家時間
從孩子的教育問題要從小抓起,為了避免孩子回家晚,父母可以規定孩子回家的時間,晚上九點前或八點前必須著家。先由父母領孩子回家,然后讓孩子養成自覺回家的習慣。孩子由被動變為了主動,那么優秀的孩子就調教成功了。
02-04 閱讀全文>
孩子喜歡出去玩耍,不愿意回家,主要是你們對他關心不夠,在家里各忙各的,沒有陪孩子玩耍,以后有多花點時間陪陪他,跟他玩耍,找點可以大家一起玩的游戲,比如跳棋,躲貓貓等等,多關心他,多交流,一起看看中國四大名著的小人書,童話故事這些有意義的娛樂就慢慢習慣在家里了。
孩子出去玩不回家怎么教育
1、父母如果得知孩子所在地點,要及時找到他,即使他對父母有怨氣,不愿意回到家中,也要讓和孩子關系不錯的同學,或者親戚勸說孩子回家。
2、家長切不可一意孤行,武斷處理。千萬不要責罵,毆打。更不要廢話啰嗦。孩子平時不愛聽的話,反復說。這樣他會更不愿意回家。
3、家長要和孩子和平相處,不要凌駕于他人之上,要和孩子做朋友。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孩子有什么想法或意見,一定要多聽。即使想法錯誤,那么也要用耐心的口吻把想法說出來。切記打罵孩子,因為這事情是孩子的叛逆時期。
4、父母以身作則,父母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比如多陪陪孩子,為孩子解答疑難,向孩子教育外部世界雖然精彩,卻也有個認識過程,你現在還是孩子,應當好好學習,才會越來越參與這個世界中去。
03-13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可以讓孩子自己上下學,不但節約了家長的時間,也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是問題也會隨之而來,有些孩子比較貪玩,放學之后在外面玩耍忘記時間,往往很晚才回來,那么孩子放學不回家怎么教育呢?
孩子放學不回家怎么教育
1、不要試圖控制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想孩子聽自己的意志行動,想讓他干嘛他就得干嘛。這樣首先對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很不利,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設身處地的換位想一想。誰不是從孩子的時代過來的,自己小弟時候是不是也非常喜歡玩。
2、約定好下次出門時間
每次出去玩之前,一定要跟孩子先約定好回家的時間,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同時也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同時,在回家的時候,可以先跟孩子說好下次出來玩的時間,并一定要信守承諾。這樣,孩子也會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明白做人要守信守時。
10-20 閱讀全文>
待孩子帶了一定年紀之后,就會自己上學、放學,不需要家長們去接送了。可是這時又會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放學后不回家,和其他小伙伴去玩耍,家長們也沒有辦法去制止這樣的行為,那么孩子放學貪玩不回家怎么教育呢?
孩子放學貪玩不回家怎么教育
1、限制玩耍時間
規矩和做計劃是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的,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根據自己計劃來安排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出去玩的時間、回家的時間,當然獎懲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孩子重視這種約定。
一旦超出時間,就要有相應的懲罰,哭鬧是無濟于事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漸漸遵守和履行自己的承諾,漸漸成為一個守信和有規矩的人,對于將來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2、要意識到凡事不能隨心所欲
10-18 閱讀全文>
面對孩子回家晚的問題家長著急其實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著急的同時也要理解孩子,不能我們自己過于著急。這樣不僅影響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無法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那么孩子回家晚了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孩子回家晚了家長應該怎么教育
1、跟你孩子約定玩的時間
每次當你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你先不要自己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先問問孩子,你想出去玩多久啊。通常孩子為了讓父母同意自己出去玩,一定會保守一些,這樣跟孩子約定好時間之后,讓孩子看表,讓他到時間自己回來。
2、及時跟進開導
每次當父母感受到正面教育成功力量并給予肯定的時候,我們應趁熱打鐵,第一時間跟進給他們再多講解一下、溝通一番,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對正面教育的抵抗力較弱,會較為容易接受我們的引導。
08-29 閱讀全文>
女孩子晚上不回家,家長不要嘮叨孩子,因為天下所有的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家長的嘮叨,孩子不愿意跟家長交流的大多數原因,也是因為家長太過于嘮叨,所以家長有時候也是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的。
女孩子晚上不回家怎么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環境。對女孩來說,一個有愛、有溫暖、有尊重的家庭環境對女兒的性格、三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里讓她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在外面她才會尊重別人、愛社會,并坦然接受別人的愛。在家里要尊重她的想法,要從小培養女兒尊重別人首先就要尊重她。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名獨立存在的、有思想的人,所以,不要忽視女兒的想法,對于女孩子晚上不回家的原因要注意傾聽,而不是一味的幫助她們做抉擇,你可以幫助分析,提供思路,但最終的選擇權依舊在她們身上。
自信是一種精神狀態,有自信的孩子會對外面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也有更強的抗挫能力。自信的女生是最美的,這不僅僅是外在的沒,更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但是在很多父母眼里,自信是沒有辦法教,但其實讓孩子變得自信就是平常生活中的細節。
比如,今天女兒畫了一張畫,你可以夸夸她;一會兒你也可以讓她獨自去超市買一瓶醬油。多鼓勵孩子,讓她敢于嘗試。但是要注意鼓勵的度,不要過分放縱孩子天性,否則句不是自信的女生,而是自大的女生了。
07-14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長大,物質生活方面也被父母給滿足,但是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對于物權意識缺乏的小孩來說,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帶回家也沒什么。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偷拿,以免將來犯下更嚴重的錯誤。
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帶回家該怎么教育
1、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該拿,但內心的邏輯與是非觀念是混沌的,很可能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幻想為是自己的,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帶回家。家長先要放下焦慮,盡量不把這種行為上綱上線。總批評孩子“偷”東西,可能反而會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2、孩子是一面窗戶,透過這扇窗戶看到的是父母。所以我們常說,一個孩子犯了錯誤,一定是父母做法有欠缺。
3、家長們不要反應過激。有很多粗線條的父母,面對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帶回家,常常會大聲的斥責孩子,讓孩子下不來臺。孩子犯錯了,父母可以好言相勸,幫助孩子改正,必要的時候主動給孩子臺階,讓孩子自己反思,孩子得到了寬容和理解,才會真正愿意改正。
4、父母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就“偷拿”是不對的行為,并且,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如果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就要學會說“你的飛機能借給我玩會嗎”等禮貌用語。
04-2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