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0
有句古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經常會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對于孩子或許一時有效,卻不一定能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錯誤。所以該不該打罵孩子呢?
該不該打罵孩子
不建議打罵孩子。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教育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打只是懲罰手段,而非目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犯錯會受到懲罰。面對頑皮的孩子,家長應該以適當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盲目地打罵,這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打”只是對孩子施加一種外在的控制力,往往“打一頓,好一陣”,卻沒有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單純的打罵只會讓他們產生“依賴”的情緒,一旦犯錯總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約束,孩子的自律能力會變得很差。
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1、反抗父母
09-21 閱讀全文>
其實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是很愛面子的,也就是說尊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千萬要注意維護,不然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會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好的,那么孩子犯錯的時候,當著外人的面該不該打罵孩子呢?
當著外人的面該不該打罵孩子
當著外人的面不該打罵孩子。如今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批評孩子,根本不在意是不是當著外人的面,甚至覺得當著外人的面,更能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更利于孩子改正錯誤,但其實往往事與愿違,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父母應該學會給孩子留面子,不要當著外人的面讓孩子出糗。當孩子犯錯誤時,選擇一對一的教育方式既可以讓孩子避免在外人面前丟人,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也可以讓孩子更加專注地聽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當著外人的面打罵孩子會造成什么影響
1、孩子產生自卑感
11-21 閱讀全文>
個人認為不應該打孩子。如果經常打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陰影,長時間會導致孩子心里畸形,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罵
1、能講道理盡量不要動手,都知道打不是目的,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能達到目的就不要動手;
2、不要在暴怒的時候動手,孩子犯錯時家長確實很上火,強烈的打罵會讓孩子留下很不好的陰影,而且那時出手不知輕重,容易受傷,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自卑、小心翼翼、討好別人,心理長期處于抑郁狀態;
3、不要再孩子的同學朋友前面責打孩子,這會讓孩子在朋友同學面前更顯自卑,導致極端情緒。
打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0-22 閱讀全文>
婆婆打罵孩子該不該管?該管。不管是誰打罵孩子行為都是不對的。婆婆不可能不愛孫子的,只是婆婆的教育方式不對罷了。首先,觀察婆婆都是因為什么原因打孩子。如果,是為孩子好,暫時先不和婆婆說。如果,是為了發泄婆婆自己的情緒,孩子并沒有犯什么錯,就必須和奶奶交流,平心靜氣地聊。
婆婆的教育理念和寶媽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大部分都已經過時了,不太適合現在的時代。更何況大部分婆婆比較疼愛孩子,對孩子更是舍不得管,經常會因為寶媽管孩子就生氣。因此很多寶媽在這種時候為了不得罪婆婆而選擇沉默不語,想著以后再教育孩子。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孩子的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他有什么地方做錯了,一定要及時的指出來,讓孩子糾正。要是拖延,孩子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很難改掉了。所以,就算是面對婆婆的責罵,寶媽一定不能退縮。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寶媽不僅不能退縮,還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婆婆明白孩子這樣錯誤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嚴重的危害。其實,婆婆雖說是比較寵愛孩子,心里也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好孩子。所以,寶媽讓婆婆知道對孩子會有什么危害,她自然就不會反對寶媽教育孩子了。
01-15 閱讀全文>
最好不要打孩子,打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毛病,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幫助孩子及時改正,一旦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給孩子的道德品行帶來損害。
孩子罵家長該不該打
不建議打孩子,如果孩子一不聽話,就開始拳打腳踢,長期下去孩子性格也會變得非常狂暴,甚至還會仇恨父母,將來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反過來還會打罵父母。
1、相對一味打罵來說,態度方面的威懾更加管用
其實相對成人來說,孩子的世界往往更加簡單,通常也會直接的表達出個人的看法,比如孩子不喜歡某個人,就會直接表示出個人的厭惡,行為上會直接呈現出來。因此有的孩子一旦被惹到,往往就會直接打過去,不管對方是父母還是其他陌生人。
有的父母對于這樣的行為感覺到不在意,完全意識不到孩子自身的錯誤,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本加厲,一旦生氣就會對父母拳打腳踢,父母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親眼變得更加囂張,不會再對父母有畏懼之心。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將變得肆無忌憚,以后想改基本也不可能了。
08-16 閱讀全文>
這的確是需要看情況,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經常用打罵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時間久了,孩子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這時候打罵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應正確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與孩子溝通,從而給予慢慢開導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孩子。
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管教孩子的話: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愛是禍害。現在雖然打孩子的家長變少了,但是這種現象還存在。作為家長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義務。所以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說,當然母親也不例外。
2、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應該選擇最優的教育方法。家長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的性格秉性比較了解。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高效、有益、沒有傷害的方法,促進其健康成長。
3、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認識到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現象,成長需要有試誤的過程。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錯誤就火冒三丈。
08-16 閱讀全文>
孩子咋成長的過程中都難免犯錯誤,但是有很多時候家長并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有時候過于嚴厲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叛逆心理,但是如果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過于隨意,他又不當回事。
孩子犯錯誤該不該打
不可以打,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孩子感到孤獨,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這種孩子往往性格上顯得孤僻、難以接近。
孩子犯錯誤該怎么教育
1、教育孩子為錯誤承擔責任
04-0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