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1
孩子做錯事,是應該教育的。當然,教育的方式不應該是打罵。如果媽媽控制不住情緒,已經對孩子打罵了,事后又覺得后悔,那么就跟孩子道歉,承認自己的方式錯了。媽媽先道歉,然后再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父母的轉變也需要時間,不要過分自責,覺得是自己的錯。打罵以后我們還有補救的辦法。一定要自己平復下來,該和孩子道歉就道歉,這樣孩子也能學會道歉沒什么丟人的。道歉后跟孩子溝通,切記不要變成講道理、說教。
雖然家長打孩子是錯的,要給孩子道歉,但畢竟最開始的錯是在孩子身上,這時候家長可以邊道歉邊語氣溫和的給孩子講清楚,孩子到底錯在哪了,讓孩子明白因為自己的錯誤才使爸爸媽媽生氣,這種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這樣孩子才能記住教訓,記在腦子里,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當打完孩子后,我們也可以許諾孩子一些好處,孩子小時候是很好哄得,只要給一點點的小禮物或者小獎勵孩子就能高興起來,這樣孩子很快就能轉移注意力,做到最快安撫好情緒,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
對家長有以下三個建議
1、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生下來后第一位老師,也是今后影響孩子深遠的老師。不要給孩子起負面效果,比如,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
01-10 閱讀全文>
自從孩子出生后,當媽的都經歷過相似的心理變化:從剛開始的溫柔耐心循循善誘,到后來的耐心全無動不動就沖孩子大發脾氣,遇到頑皮的孩子,有些媽媽甚至會去打孩子,這對孩子是很不好的。長時間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不敢和別人交流,有時候甚至會害怕與他人相處,那么媽媽沒耐心老打罵孩子怎么辦呢?
媽媽沒耐心老打罵孩子怎么辦?
1、跟孩子細心交流。
很多家長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孩子吼叫時,孩子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你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孩子的心理創傷已經造成了。當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孩子就會擔驚受怕。與其這樣,還不如剛開始就跟孩子細心交流。
當孩子把某件東西弄壞之后,問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雙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了。畢竟老發脾氣的女性,還可能變丑哦。
03-29 閱讀全文>
首先打罵孩子是不正確的,對父母來說,如果意識到這一點事情就會好辦很多。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父母吵孩子,發脾氣吵孩子,其實都是希望對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改掉不正確的做法。卻不知,對孩子發脾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經常忍不住打罵孩子怎么辦
1、父母要以身作則,知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人。
可以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影響著孩子。
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在家的時候,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做個合格的好父母!
01-22 閱讀全文>
老師經常打罵孩子怎么辦?最好先了解情況,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沒認真聽課或有別的差錯,就先教育好孩子,家長要試著理解老師,和老師一起,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老師經常打罵孩子怎么辦
1、不要盲目揣測,要了解真相
很多家長在老師打罵自己孩子這件事情上,總是會抱著一種敵對的態度,認為一定是老師個人的品德有問題,喜歡在教育過程中暴力虐待學生。但大多數時候,老師懲戒孩子往往也都是處于為孩子著想,希望孩子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家長們無論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僅僅聽憑自己孩子的“片面之詞”,一位理性的家長是需要了解實際情況之后,再來評判一件事情的好壞的。盲目的揣測很容易讓他人受到傷害,即使是老師在處理事情上存在不妥,但我們也應當做一個明事理的家長。
2、與老師溝通,但注意方式技巧
01-21 閱讀全文>
爸爸經常打罵孩子怎么辦?“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打罵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也將是千瘡百孔的心靈。
爸爸經常打罵孩子除了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傷害之外,還會給孩子帶來這幾個方面的傷害和影響:
第一,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
現在的家長要么是一個人帶孩子,要么是把孩子交給家里老人帶,平時總是會因為孩子犯錯,控制不住脾氣,吼孩子,或者是忍不住打孩子。
這就不難理解了,為什么孩子總是這么暴躁,總愛亂發脾氣。因為你給了孩子一個示范:我不高興的時候,我心情郁悶的時候,我要通過大喊大叫來發泄。
01-19 閱讀全文>
奶奶也是愛孩子的。要不然壓根不給你帶。帶孩子很辛苦,我們先要有一種感恩心態。在家里嘴甜一些,感激他們,體諒他們。老人和我們,不是一代人,他們本就是棍棒下教育出來的。我們去講道理,奶奶不一定能接受。甚至還會因為我們的懷疑和指責或者不滿,感到傷心難過,覺得自己白吃虧了,我們不理解他們。
可以和孩子爸,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再遇到奶奶打,可以讓他試著問奶奶,什么事情沒做對,沒做好?可以撒嬌,安撫奶奶的情緒,奶奶,別打我,我疼。我什么事做得不對,我改。奶奶,別生氣啦!總之,孩子哄人的本事很厲害的。孩子一哄,奶奶就生氣也苦笑不得。
如果媽媽爸爸在場,知道孩子做得不對。讓奶奶打,只要不會重到家暴。打完,安撫孩子,讓他知道奶奶打他,是希望他把什么事情做好,做一個乖孩子。讓孩子消除恐懼感和心理陰影。針對事情,教孩子如何和奶奶溝通,避免以后類似事情被打。“奶奶,你告訴我哪兒不對,我可以改好的。你別打我,我記住了,以后要怎樣怎樣。”
01-15 閱讀全文>
總是打罵孩子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在有些事情做的不對的地方,作為家長應該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要用語言去跟孩子溝通,不能夠用行動去打罵孩子,因為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容易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一些缺陷。所以每次想要打罵孩子的時候,要先忍一忍,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要學會了解自己。想要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不成為一個情緒失控的家長。
自己要意識到打罵孩子,頂多只有發泄自己情緒的作用,但對于事情的根本絲毫沒有幫助。如果能用擁抱來平息怒火,那就立刻放下你舉起的手。要知道你怎樣處理情緒,孩子將來就會學你怎樣來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就暫時離開,找些別的事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直讓自己和抱著對立態度的孩子處在同一空間,最后肯定會有一場大爆發。
第二步:就是找原因。
要找到那些容易讓自己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日常因素。并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去了解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為自己做一個打罵孩子的表格,劃分成日期、打罵時長、打罵原因、最后處理方法等幾大項,每次自己打罵孩子,或者有這種沖動的時候就填進去。在自己情緒穩定之后再去整理表格。這樣就能大致清楚自己會常常因為什么問題而對孩子產生不滿,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做預案。
比如,如果你經常因為孩子不收拾玩具而生氣,那么可以找方法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好玩開心的事情,或者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孩子整理好,媽媽及時鼓勵和夸獎孩子,讓她建立收拾玩具積極的心理。
01-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