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2
對于孩子來說,老師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很多孩子看見老師就會顯得非常拘束,不敢和老師說話。可能是因為老師在學校對孩子嚴格教育,讓孩子膽怯。那么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還有什么呢?
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
1、性格靦腆內向
性格靦腆內向的孩子不僅不敢和老師說話,即使是同學之間,也會礙于各種各樣的想法,不敢表達,他們總是隱藏自己,不敢讓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和碰撞。
這種孩子有一方面是天生的原因,還有一方面是父母沒有正確地引導他與別人如何交流,導致他無法掌握與別人溝通的節奏,更不知道該如何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他人。
2、源自天然的距離感
10-24 閱讀全文>
怕老師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和反映,所以不要因為這就說孩子懦弱、沒用等等言詞,這樣反而會使孩子與老師更加疏遠。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勵孩子,其次家長應該去學校和老師溝通,請老師與孩子多交流,這樣才能讓孩子消除恐懼心理。
孩子在學校不敢和老師說話怎么辦
1、與老師聯系,了解情況,尋求幫助。請求老師可有意識地提問孩子,或主動與孩子交流溝通,或主動請孩子幫忙以增加交流機會,等等。通過這些互動,打消孩子與老師交流的心理顧慮和恐懼,逐步培養孩子自信。
2、家長制造情境,“逼”孩子主動與老師接觸交流。家長要創造各種機會使孩子與老師接觸。如,讓孩子幫忙送還家長從老師那里借閱的書籍等等。
3、豐富班級課余生活,在活動中中加強交流。讓孩子體會到與老師同學交流的快樂。如,遠足踏青,師生會餐。在歡樂氛圍中,愉快交流。
4、與同學結伴,一起和老師接觸交流。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和不適。
03-07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反映在學校學習時,雖然孩子和老師的接觸時間比較長,但是他不愿意和老師敞開心扉,不喜歡和老師說話,讓師生關系很緊張。這其實無可厚非,孩子普遍懼怕老師,有抵觸情緒,家長只要做好引導就可以。那么孩子不愛和老師說話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和老師說話怎么辦
1、傾聽孩子的想法
要是家長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時,第一步要做的是給他創造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孩子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跟自己說清楚老師為什么會批評,還有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受到批評時的心情。
家長要學會傾聽,要想一個好的方法解決。要是發現是孩子的認識偏激或行為錯誤時,要進行開導。如果是老師處理問題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誤時,那么最好是和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以化解孩子的抵觸心理。
2、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10-09 閱讀全文>
很多初上學的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老師就不敢與老師說話,還會認為老師過于嚴厲,不是個很好交流的人。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老師的職業及要求,引導孩子不要害怕老師,可以逐漸去和老師說話,那孩子不和老師說話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和老師說話怎么引導
1、多和孩子交流
平時在家里面,爸爸媽媽就應該和孩子多交流,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需求都開口,這樣孩子去了學校才會覺得和在家里面一樣,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說出來,才會愿意和老師說話。
對于家長來說,和孩子的交流本身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一時之間甚至一兩年內都看不出什么效果,這是很正常的。相比只有家長的不斷堅持,把這種交流作為習慣傳遞給孩子之后,他們才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將這種習慣表現在各個方面。
2、家長和孩子適當講道理
08-23 閱讀全文>
老師是孩子除父母外接觸的比較多的人了,因此孩子對老師的印象和態度有時候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狀態。所以,家長們要重視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避免孩子產生不愿意和老師說話的情況。但是如果這個問題真的發生了,孩子不愿意和老師說話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意和老師說話怎么辦
1、同理孩子,深入了解孩子不愿意和老師說話的原因
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可以問:“當老師嚴厲的時候,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你的心情怎么樣呢?”孩子可能會告訴你:“我覺得老師嚴厲讓我感覺很不舒服。”這時家長可以說:“換做是我,我也會不舒服。”通過同理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成為他心目中真正的朋友,那么再討論任何問題就容易得多了。
我們有必要和孩子深入分析他不愿意和老師說話的原因,有的放矢,這有助于孩子自己調整對老師的認同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是來聽老師講課的,學習是為了自己,只要老師的課講得還不錯,我們就不能“恨屋及烏”,連老師的課也不喜歡了。
2、家長和老師不能互相“拆臺”
08-23 閱讀全文>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老師不再體罰孩子,很多孩子也因此不再害怕老師,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孩子,由于性格膽小的原因,害怕孩子,那么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怎么辦
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要教會孩子溝通方法,首先教孩子正確使用溝通的方法,很多家長經常會忽略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認為溝通就是說話,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即可,但是孩子若沒有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就會給他人和自己創造一些障礙。
如果孩子因此受到一定的心理傷害,他會變得退縮。家長要想教會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就要從如何與人相處開始做起,讓他能夠了解與他人相處的原則。
如果孩子性格本來就內向且剛入學,那么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擔心。很多內向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社會經驗的豐富都會慢慢變得的善于交流。這不是嚴重的問題。父母和老師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引導,暗中觀察他的內心成長,不能特殊對待或者讓他感覺到不舒服。內向的孩子一般都是很敏感的,頻繁的說教反而會給孩子太多壓力!
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話,要選擇好溝通話題和溝通內容。除了談孩子的學習和紀律,還可以談孩子的思想感情、行為習慣、心理狀況、情緒變化、興趣愛好、人際關系等等。尤其要關注孩子在各方面的細微變化,通過溝通交流及時調整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也可以就學校、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交流。
07-18 閱讀全文>
我認為這是孩子內向引起的。所以家長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對孩子的性格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逐漸養成外向的性格、鼓勵孩子勇敢的表達自己。那么孩子上課想上廁所不敢和老師說怎么辦?
孩子上課想上廁所不敢和老師說怎么辦
創造機會鼓勵孩子自我表達。溝通更多的是創造機會,鼓勵孩子勇敢的自我表達。
比如出門后,鼓勵孩子跟別人打招呼;當他們去超市時,鼓勵他們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在玩游戲時,鼓勵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或分享;在玩玩具時,鼓勵孩子主動邀請孩子一起玩,或互相交換玩具。
雖然從孩子人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有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但只要家長堅持創造機會,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即便孩子是天生內向的孩子也可以變現的更活躍的。
其次,我們也可以先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在課堂之外和孩子們做一個健康的宣傳,比如:憋尿的危險、需要上廁所要及時的舉手跟老師報告。讓老師告訴孩子,人有三急,不要不好意思。希望孩子們在需要排便的時候,有勇氣表達自己,否則危及自己的健康!
06-0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