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家長隨時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樣才能保證他的心理健康。有的兒童自控能力很差,在和同學家長發生沖突后,可能會破口大罵,一昧的發泄自己的情緒,甚至出現心理問題,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表現
表現1:有退縮行為。有些孩子顯得孤僻、不合群,尤其是上學以后,經常獨坐一處,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參加做操等集體活動不與人講話,也不回答老師提問。退縮行為ー般在孩子面對陌生環境時出現,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和障得,擔心自己在同伴、老師或父母面前出丑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表現2:愛和父母爭吵,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總想要斥責一番,有的時候可能情緒控制不好會造成言辭上過于激烈,孩子受到這樣的言語刺激之后,會表現出狂躁憤怒的情緒,甚至和父母大吵大鬧,這種極端情緒的爆發,就說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兒童出現心理問題。
表現3:喜歡和父母冷戰,孩子如果在父母責罵的時候,只是默默的呆著,不作任何的反駁,也沒有任何的情緒。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他的心理已經出現問題了,長期以往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自我封閉的情況。
表現4:人際關系很差。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直接反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一般人際關系較差,或是朋友少。心理健康的孩子,會更喜歡和他人交玩,善于和同伴合作、分享。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性格上會比較孤僻,和他人格格不入。
05-30 閱讀全文>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父母最關注的,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長忙于工作,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一部分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那么小孩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有哪些呢?
小孩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
1、經常和父母對著干
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不聽話,還經常跟自己對著干,說明孩子可能心理上存在一些問題。這類孩子只要父母一批評責罵他,情緒就會變得暴躁,說明他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對待孩子太過嚴厲,或是經常當眾批評責罵他,從而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建議家長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和他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經常冷戰
10-27 閱讀全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經常容易被忽略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往往會變的自卑,不愛與人交流,或者是容易發脾氣,那么11歲兒童心理有問題的表現還有哪些呢?
11歲兒童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1、人際關系很差
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直接反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一般人際關系較差,或是朋友少。心理健康的孩子,會更喜歡和他人交玩,善于和同伴合作、分享。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性格上會比較孤僻,和他人格格不入。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耐心引導,告訴他身邊的朋友都是很友好的,鼓勵他多和他人交流,參與到群體當中。
2、不和父母說話
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其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跟父母溝通的原因可能是怕父母擔心、害怕父母指責、覺得父母不會理解還會起到反作用或者覺得不同頻說不到一起去。人在負面情緒中需要和其他人連接來建立保護屏障,而家長失去了和孩子的溝通,也就失去了走進孩子心中的機會。
08-17 閱讀全文>
12歲的孩子處于剛入初中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身體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但是有的家長就只關注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12歲兒童心理有問題的表現有哪些呢?
12歲兒童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1、沉迷上網、拖延
當孩子心理健康時,能夠對自己負責,而且有美好的愿望以及目標。當發現孩子出現自暴自棄或者破罐子破摔時,比如學習中沒有任何目標、和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非常僵硬、學習成績差、討厭上學、沉迷于上網打游戲等,這說明孩子的自控力差以,及心理上出現了異常。
若發現孩子做事情總是拖延,不僅僅是因為太懶。若是一直拖延或者很小的事情就會畏懼,家長要積極的引導,不能通過訓斥打罵的方式,用科學的方式,來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2、自卑焦慮
08-12 閱讀全文>
學習是高中生的主要任務,對于高中生即將面臨著人生的最重要大考---高考,難免會出現學習上的心理負擔。高中生最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高二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一是考試焦慮問題為了能考上理想的學府,實現自己和父母的愿望,高中生的精神壓力依然較大,更加劇了高中生的心理負擔。考試前夕睡不著、頭痛、考場之上過分緊張不能正常發揮等都是不良的心理障礙問題的表現。即通常所說的考試焦慮問題。
二是厭學心理問題。厭學問題由來已久,在高中階段尤為突出。很多高中生因自己成績不好,感覺自己的前途渺茫,加之受到父母、老師和優秀高中生的不同眼光的看待,長此以往,學習后勁不足,久而久之,使得高中高中生的興趣喪失,出現了厭學的心理問題。
三是高中生的自卑問題。高中生感覺自己在學校、老師和家長面前都處于劣勢,是學校以成績而劃分出來的“三等公民”,被學校判了“死刑”,不可能有大的出息,因此,長時期內會在心理上產生自卑的心理
四是逆反的心理。自己認為成績較差,心理難免有種矮人一等的自卑感,如果在遇到父母的教訓和批評,難免會出現從心理上覺得更加委屈,就連自己的父母也用有色眼鏡看待自己,為了表達心中的不滿,他們往往通過和父母起爭執、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自己獨斷專行等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憤怒,長期的慣性,難免會加劇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12-31 閱讀全文>
首先要知道現在孩子有心理問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多數都是輕微的,就像發燒感冒一樣,多數可自愈。這時候父母可以選擇適當方式跟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排解遇到的問題。
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怎么辦
家長首先對孩子溫柔關愛與呵護,引導孩子多參加實踐活動,多做事情。同時,家長也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遇到問題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也不要批評和呵責,要及時安慰孩子,肯定和贊揚孩子每取得的點滴進步;為孩子減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依靠和溫暖,給他支持,給他力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強大的精神支撐力量,因為父母親的愛就是對孩子比較好的鼓舞。
在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會是一個很自信陽光、有愛心的孩子,他會及時將自己的愛分享給身邊需要幫助的其他人,會成為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人。總之,無論何時,父母都是孩子最堅強的精神支撐!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
孩子的心理問題的出現有一個過程,家長對孩子需要持續觀察,來進行早期識別,防患于未然。
10-24 閱讀全文>
經常打罵對孩子心里當然有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有可能會造成心理方面的陰影,甚至是恐懼感,應該避免打罵孩子多和孩子進行正面積極的交流和溝通,并且多進行陪伴,多參加一些親子游戲,循序漸進。
經常打罵孩子會出現什么心理問題
1、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優秀,常常會因為沒成為父母心中的樣子而被挨罵,心里十分苦惱,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哪里都做不好。
2、沒有安全感
家長時常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感覺得不到父愛和母愛,讓孩子感覺父母對自己非常的厭惡,從而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系。
09-0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